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大漠祇 > 第73章 六艺

第73章 六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阳的光芒笼罩了山林,半山的学堂大殿依山而立,已有学子们在晨练,他们之中年纪最小的不满十岁,最大的弱冠之年,大多数则是束发的年岁,十五六岁。学子青衫飘逸朝气,读书的声声入耳,练剑的剑气如虹,场面甚是壮观。

两日后,就是靖恭堂今年的六艺大考。

玄郎君和辛夫人的亲临,让这些年轻人更加兴奋无比。他们想像宋师兄那样行万里路,建功立业。卯时刚过,殿前的空地聚集了数百学子,欧阳山长和诸位夫子陪同玄郎君坐镇主考,辛夫人却不在其中。

宋繇青衫长袍,仪态一丝不苟地对师长与同窗们行礼,然后开始宣布今年大考流程。

六艺出自《礼记》,是周朝延续下来六种对贵族教育的技能体系,即礼、乐、射、御、书、数,大考有两天的时间,这些年,靖恭堂学子的人数每年都增加近百,大漠一统后更有来自西域的游学学子,高门子弟的比重越来越少,这大概便是李潭到来后被人针对的原因吧。

既然不能人人参与六项终考,欧阳山长给每科项目发了一百个对牌,前一百名才能拿到对牌,即得到终考入围资格。终考以积分排名,对于优秀的学子,很可能同时拿到六艺的所有对牌,但大考只有两天时间,为了更有把握很多学子会放弃一两门考试,这就给更多年纪小的学子了上场的机会。

当年宋繇十四岁参加了全部的六科考试,两日下来几乎累到虚脱,最终成绩至今无人打破。之后,十四岁的宋繇追随李暠,年年寒冬酷暑西行历练三月,现在已能独当一面。不是因他的身份,事实上很多人不知宋繇与李暠同母异父的师兄弟,宋繇的掌事之位,却是因其才华横溢,韬光韫玉。

台上,宋繇正宣布今年的靖恭堂大考规则。

“六艺考核,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初试以过往一年排名为准,前一百名者即可领取终考对牌。明日辰时,未领取者以放弃论处,增补空余名额,后日卯时,最终考核开始,为期两日。”每年的规则,大抵如此。

学子们热闹起来,他们中岁数大的,在各项考核中有优势,但年岁小的孩子中不乏聪慧过人的,尤其对礼、乐、书、数以智力才能为基础的项目,靖恭堂会不拘一格降人才。

诸子百家,君子六艺,李暠对墨家暗自推崇,考核中肯定少不了夹带私货。果然,她听到了宋繇对射御的比试说明:“射,考核增设剑、枪、弓、马以及兵法布阵。御,考核涵盖驾驭车马,山川地理、气候观测……”

阿祇两眼放光,简直不能再期待了。

学堂大殿上的欧阳山长好像没发现她,发福的老夫子今日显得格外庄重,玄郎君正坐于主位,少了杀伐决断的威势,身穿士族长袍颇有君子风范,令学子们心生拜服。靖恭堂每年都有无数人前来求学,南有谢安,北有欧阳,可惜山长始终拒绝兴办女学。

钟声绵长,宋繇挺拔的身姿,轻风屹立,卓尔不凡。阿祇站在学子当中,看风景,看人,看宋繇居高远眺,日光穿过晨雾,照在台下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内心也涌上蓬勃的期冀与喜悦。

原来,这一切就是他想要的。

阿祇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于阗分别的那日,她看着不远处的李暠说:“不分族裔,大道为公,凡我所见皆有所养,凡我所闻世间大同。”她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人若还有欲望,世间有贫苦、歧视、不公和苦难,因为人的自私就不可能有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就不可能有桃花源般的地方。”那时的她悲观地认为,别说十六国的乱世,就算千年后的文明,也很难实现李暠的理想。

四目相对,她懂了。

李暠是个极有耐心的人,远远看着阿祇,见到她眼中的繁星,深褐色的眸中亦有星光。世事艰难,身不由己,原来他在尽其所能的,一点点朝自己的理想前行,李暠用了十年时间,潜移默化地行大漠关外,融高门寒士,推五经六艺,如今看来,连他出仕入仕和惧内的名声,怕也是作为陇西李氏家主对世俗的考量,李暠真的在努力创造他想要的大同世界。

迎风而立,辛夫人已经与李暠站在了一起,更没有退缩的道理。

阿祇拉着潭儿混在学子人群里,难掩激动,“潭儿,想不想试试?”

潭儿靠在阿祇的身侧,紧紧拉着她手,“阿秭,我们是新来的,并没有资格拿对牌。”阿祇觉得有些可惜,“围观也好,机会难得,可不能错过。”潭儿不知在想些什么,忽然身子一阵摇晃,阿祇赶紧扶住他,“怎么了?”潭儿苍白着小脸,眼睛又黑又亮,“我有些头疼,想回去休息。”

阿祇说:“好,我先送你回去。”

这时,宋繇道:“辰时已到,开榜!”

他们的脚步还未动,宋繇抬手,六张巨大的榜单呼啦一下,从墙壁上飞挂而下,上面写满了六艺考核入围的名字,学子们人声鼎沸团团围上。有人欢呼,“快看,我进了礼乐榜单!”有人喜悦,“我也上榜了,两个榜!”也有人垂头丧气,高喊:“前面的郎君,有没有退赛的?”

阿祇身边议论最多的,“那个西域来的小子,射和御竟都是前三甲。”

寒门学子中有很多西域人,他们说的名列射、御前三甲之人,据说就是一位来自龟兹的少年,“那小子才来了一年,礼乐不通,不过是匹夫之勇。”

潭儿拉了拉她的衣袖,小声提醒:“阿姊,我……”

他的话出口一半,宋繇对兄长微一颔首,接着宣布:“诸位……”宋繇的声音不高不低,因着他的威望,周围立刻安静下来,潭儿也不得不噤声。

学堂大殿聚集了四五百人,只听宋繇道:“今年的大考,将增设一场额外考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