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35章 圣心已定

第35章 圣心已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倒是个好办法。

臣子不就是拿来替皇帝分忧的吗?

第二日,寇准刚下朝归家,就接到了宫中传召,带上大女儿入宫觐见?

大热的天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又匆忙带上沈知白入宫。

马车上父女两聊起天来。

“怎么今天还叫上我了?”接着连轴转了好长一段时间,又是备考,又是殿试,还得学规矩。

好容易考完,难得在家中躲懒,沈知白是只想摆烂。

满屋子的字帖还等着她去欣赏呢,最近新得了一幅《多宝塔碑帖》,点画秀媚,很是有趣。

寇准瞥了女儿一眼,想想那还没发出结果的童子试,点了点心不在焉的女儿。

“你还是想一想女子为官会引起多大风波吧。”

一听这话,沈知白顿时来劲儿了。

宋朝的第一位女官也是走的童子科,可惜在通过殿试后只授予了孺人的封号,并未真正入朝为官,女官也只是后世之人的尊称。

事实上孺人算是最低一等的命妇,通常是七八品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但经由读书之路,靠自己得封命妇的女子,这是第一个,所以对当时的南宋影响甚大。

在她之后出现了女性开办的,只招收女子读书的学校,和女子的启蒙书《训女蒙求》。

也一度涌现了更多有心于此的才女们参加考试。

——只是可惜,后来第二位通过童子科的女童,原本最有机会改变女子命运之人。

却被众臣上书阻拦,止步于殿试之前,未能在前人之上有任何寸进。

就算如此,宋朝的女性也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著名词人李清照、唐婉等都是耳熟能详,更有善于排兵布阵的抗金英雄,经商从医的更是不胜枚举。

这一度让宋朝女子的地位飞速提升。

踩在无数前辈肩膀上的沈知白明白,女子为官这事最好一开始就订得死死的,否则一旦被反扑,就在难成气候。

那么此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管皇帝事为什么召见,都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说服他!

沈知白的大脑飞速转了起来。

崇政殿外。

“宣——”

父女两默契的走进殿中。

“陛下万岁万万岁。”

皇帝挥了挥手,立马有人看座奉茶。

这规格...颇高啊?

寇准捏着茶杯没做声,就今上这无利不起早的性子,总感觉今天的事,没那么简单。

果然前后脚的功夫,又有人到了,同样赐座。

好嘛,两个人,一个对女子为官之事向来反对激烈。

另一个则是个十分善于中庸之道,对什么都是两不相帮。

寇准吹了口茶,眼观鼻鼻观心。

“今日召几位前来,是商讨一下这位——沈知白的去留问题,以及给什么封赏。”

“刁爱卿怎么看?”

“陛下,臣愚笨,只是臣以为,我朝立国不过四十余载,现在就有考过童子试的女子,那里后有更厉害的怎么办?

《礼记》有云‘女子之职,惟麻枲丝茧、织组紃是务’女子本该谦和温顺,恪守本职养儿育女才对。”

沈知白看了过去,是个四十来岁的大臣,年纪不大,思想倒是挺迂腐。

这皇帝找了正反两方?准备开辩论赛是吗?

“刁爱卿所言有理,只是这寇爱卿之女的确天纵奇才,也是经过层层筛选,自己考过了童子试,才一路走到今天,殊为不易。”

“陛下既然体谅,不如给些赏赐,赐个封号也算皇恩浩荡了。”

“寇爱卿怎么看?”

寇准苦笑:“陛下这不是拿我寻开心吗?科举中的考官还得避嫌呢,微臣自是不好发表看法的。有什么不如直接问小女。”

“呲——”刁姓臣子差点当场笑出声,区区一介女流,又是个常年读书的榆木脑袋,和自己斗?

这寇准是不是压根不想自己的女儿入朝?怎的都不打打帮腔?不怕小姑娘家家的被说哭了?

真当刚考过童子科就是天才了?想自己在朝中摸爬滚打多年,那可不是吃素的!

皇帝认真的询问起沈知白:“朕觉得刁爱卿所言有理,你可有辩驳?”

还真是辩论赛啊?

“回陛下,臣女以为这位大人说得不太对。”

沈知白清了清嗓子,就对方的观点一一进行辩驳。

“首先,我沈知白在我朝,说一句前无古人并不过分,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辈们总会更加出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