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很荣幸遇见您。”
“接下来,请欣赏每日一谣。”
“今日童谣分享《My mother has killed me 》”
冰冷的电子音无感情的传播着,只有在强调一些动作的词语时才会稍加停顿,令人鸡皮疙瘩掉一地。
“我的妈妈杀了我,
我的爸爸在吃我,
我的兄弟和姊妹坐在餐桌底,”
附近不知哪来的水滴声,有节奏地随着朗读声响起。
嘀嗒嘀嗒……
“捡起我的骨头,
埋了它们,
埋到冰冷的石碑下,”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我偷偷挖开了我的石碑,
拿出了钥匙,
躲在图书室里,
嘻嘻,
他们看不到我
我好开心……”
阴森森童谣的最后一个字落下,水滴声也随之到了尾声。
砰-
最后一滴持久又沉稳。
“亲爱的,是不是觉得很可爱呢?”
楚再:……可爱个鬼。
“或许您是否想体验一把?”
不知道为什么,楚再竟然感觉到收音机里传来一声轻笑。
“时间过得真快,是时候和各位听众朋友们说再见了。”
“这里是彼得潘幼儿园,我们下次再见——”
楚再眨了眨眼,再次看见空白照片里正在显示着一些东西,此时的照片就像一张张幻灯片,一帧一帧播放着广播里的内容。
照片里由嫩芽初长之时到金黄收获之时,右下角的时间也随之改变,片刻之间便从1992年6月1日到了1995年7月24日。
在十几帧画面之后,照片上的画面最终定格住了,回到了最原来的纯白画面。
楚再本以为那是最后一个画面,真准备往前走去观察那个收音机的时候,照片却发散出了几道彩色的光,卡了好几秒的马赛克,那张照片才显现出来最后一个画面。
那是一张1995年7月25日上午拍的照片,照片的左方是幼儿园已经稍微有些年头的院子,院子里是那个多次出现的格外茂盛的梧桐树,右方正是那个石塑雕像。视角和楚再第一次看见石塑雕像的时候一模一样。
只不过不同的是,照片里的石塑雕像是完好无损的,是和蔼可亲的,没有断头,没有可怖的外表。
石塑卡通雕像带着清泉般澄澈的笑容,银白色麻花辫束在右肩,雪白的皮肤与与蓝白色的连衣裙搭配,散发着一种自内而外的热烈与活力。
可谁曾想,曾经那般亭亭玉立的形象现在却变得如此落魄潦倒。
感慨与感叹,谁又能说清楚呢。
开始与结局是已然确定了的,唯一有着无限可能的是中间的过程,所以中间那几年的经历或许才是找到剩余线索的关键。
楚再突然意识到什么,走到美工区的展示墙那里,把第三张照片翻了个面。
果不其然,上面有着几行淡淡的字迹。
“麦浇苗,谷浇穗,深秋梧桐作点缀。”
“娃娃乖,就差最后一步,妈妈就能救你了,可是,可是你到底在哪啊小潘。”
小潘?!
楚再这时突然察觉到不对劲,或许从一开始他们一直把最重要的线索人物给弄错了。
关键人物根本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车俊河,而是那个“小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自打进入副本之后产生的一切疑问也都能解释的通了。
可“小潘”到底是谁?“就差最后一步”又是什么意思?
楚再手指把弄着已经定格了的相片,明亮眼睛之上的眼睫毛微微颤动,眼睑朝下,这是他一贯思考时候的模样。
楚再还记得,一进入这个副本,最清楚看到的是幼儿园名字:“彼得潘幼儿园”。
可“彼得潘”这个名字在现实生活中实属不难见到,尤其是对于幼儿园五六岁的儿童来说,是经常看的动画片。
所以这个名字出现在此副本里,便不可能只是偶然,或许存在者他们一直忽视着的线索。
可线索到底是什么?又到底有多少?
“彼、得、潘,”楚再每说一个字,手指便轻敲桌子一下,敲了足足六下,他猛地想起来一句话。
“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
“不会长大的男孩。”
长句逐渐缩短,最后只剩四个字:
“不会长大。”
楚再豁然贯通,立刻点开了面板,打出一行字发给了正在院子里的许君威:
我们一直弄错了主要人物,不是车俊河,是另一个小孩。
许君威看到突如其来的一句消息之后满头雾水,还没理解是什么意思,又看见了传来的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