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饿的高中晚自习,班里定了二十份外卖,平淡的日子总需要偶尔的惊喜装点,高中严苛的时间管理,午餐晚餐永远是日复一日的几样,吃得同学们生无可恋。
刚升高三,领导班子们重整旗鼓,各个摩拳擦掌,势必为学生保驾护航。他们绞尽脑汁,增设年级分管领导,成立学生会管理学生事务,颇有种华而不实之感。
民以食为天,学生更不例外。由于学校晚自习安排大致相同,为保障就餐秩序,控制人流量,领导们创造性的提出错峰下课,高三全体学生被安排最后就餐。
计划刚实行一天就弄巧成拙。高三五班的同学们浩浩荡荡的奔向食堂,满眼都是对食物的渴求,现实给他们狠狠一击。
食堂各个窗口还排着高一高二学生买饭的身影,餐桌上到处都是撒出来的饭菜,挑挑拣拣的蔬菜,沾着油渍的纸巾,还有一大碗剩了一半炒饭,米粥。
学校虽然不是重点高中,也是高中比较有名的食堂好,便宜好吃的典范。一直采取学生吃完自觉放回收处管理。如今挨饿的高三生不仅要排队买饭,更要收拾餐桌残局,顿时心生不满。
不是说好的高三最重要吗?眼看排队无望,晚餐也可能没有着落,有人先拐进来小卖铺,有人直接回教室,也有人不信命,收拾一下排队吃饭,果不其然错过了晚自习前的晚读知识积累。
老刘照例日常巡视教室,检查一圈后顺势坐到了靠近后门的座位。姜琳刚刚买了辣条,薯片就这样光明正大的放在桌子上,人已经跑厕所了。
老刘好奇的看着桌上鼓囊囊的塑料袋,打开一件件查看。周围的同学克制不住的努力憋笑,装作背书的样子。风风火火跑回来的姜琳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强装镇定的站在身旁。
“晚饭就吃这些东西,能吃饱吗?”随即合上塑料袋,慢悠悠的起身让座,略带责备的眼神看向姜琳。
如芒刺背的姜琳把头埋得更低了,坐到位置上手忙脚乱,好不容易熬到老刘离开。
今天晚自习注定不平常,平时十五分钟吃饭十五分钟背诵,全班都早早到场。现在还有十分钟上课了,仍然有人没到。
暴怒,老刘面色冷峻的盯着空着的座位,皮笑肉不笑的坐在讲台上,时不时看一眼时钟的分针,又走了一大格。
直到上课铃响,几位男同学才踩着点气喘吁吁的跑回教室。老刘不惯着他们,直接拦下来询问原因,为什么没有按时到。
为首的男生为自己鸣不平,时间安排完全没有有利于高三学生,还平白收拾餐桌,排队耽误好长时间。
听到这里,老刘火气消了大半,直接让人回到座位,思虑再三后拧着眉走进了其他班级查看情况,不一会就怒气冲冲的杀到年级组。
虽然老刘不受领导喜欢,但是在这件事上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几天后时间大改,高三成功成了第一批用餐年级,大家又要每天早上奔跑着,抢夺早餐了。
高三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明显感觉到自己食量都不一样了,高强度的学习安排,每日固定的跑操锻炼,每个人都像被抽干了精力,所有人的状态很困很饿。
班级里刻意减肥几乎不存在了,无论是每天四顿主食饭菜的姜琳,还是零食不停嘴的贺敏,再累也要跑食堂,住校生们控制不住饥肠辘辘,聚在一起偷偷点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