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姐姐,她过早的体会到了“酒后发疯”,几乎完美的捧着他,顺着他,勇敢的应对一切。主动教育妹妹自保方法,即使并未采纳。
吉妍也觉得很新鲜,在她看来不值一提的“小聪明”居然也能得到很多的夸赞。这让她罕见的内心满足,骄傲自豪起来,眼睛都笑的眯成了一道缝。她妈妈也很厉害,最后都是她收拾残局。
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刻画过母亲的形象。印像深刻的塑造,是某个文学大家写到,“如此艰苦的生活环境,周围已经有人受不住自杀了,我恐惧母亲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直到她发现我的担心,向我郑重承诺,不会自杀。”
姜琳现在仍然不知道贺敏对后妈的称呼是什么样的,仅仅从过去的碎片间接的拼凑出她的形象。
后妈的评价不好,真的在贺敏口中没听过什么夸赞,但她的形象有现实生活的逼真。贺敏最责怪不满的时候,每次提起都要落泪。
最早不满,来自小学四年级冬天,后妈带贺敏周末买了一件崭新的羽绒服。万万没想到,贺敏穿到学校的第一天,浅粉色的衣服上被人用黑色中性笔涂了深浅不一的勾勾画画。
贺敏直到现在每次想起都是深深的埋怨,不满,认为一切都是心疼衣服。
后妈因为这件事发了好大的火,独自一个人找到老师询问,同学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欺负人。
老师觉得后妈较真,小题大做,贺敏觉得后妈丢脸,最终在坚持下,老师批评了同学,跟贺敏道歉了。其实她心里更不开心,知道有人背后偷偷嘲笑她。
初高中学业压力逐渐大了,各种家长会,自习都需要家长参与。
姜琳仔细想想,这六年好像也从未见过其他人身影,倒是后妈,从刚开始抱着不能离人的弟弟,到最后跑着,笑着跟姐姐追逐的跟屁虫。一直都是她在料理一切。
贺敏念过无数次弟弟没来时她的好,她的付出,也互相声嘶力竭的吵过架,都挑难听的话去骂。
晚自习上,铮铮有词的她,起初激动的满脸通红,“我感觉她真的有精神病,超级认真劝她看医生,她拒绝了。”
结局却是眼含热泪,幸福到不可思议的笑着说:“我都没想到,初中晚自习被留校,她接我回去,背着我走,她太矮了,我也是,当时觉得真好啊,我爸爸在我记事起都没有这样背过我。”
“我永远会为这一刻心软当下所有事情。”姜琳沉默不语,其实无关血缘,人性复杂多奇妙。即使血缘深厚,每当怒气席卷而来,母亲会化作一只猛兽,口不择言,撕咬一切。
贺敏没有和生母相处,不知道这些,只当一切都是因为后妈。
还好,贺敏和弟弟感情不错,在被溺爱团团包围的弟弟那里,她张扬热烈的立威教育:不能偷偷摸摸拿家人钱财。即使被家中众人不理解,责怪,她都在认真做一个好姐姐。
“偷偷和你说,班里学习最好的王璐瑶,按咱们学校水平,她能上一个重点一本吧,走出去才有更多选择,她之前想走出去,现在想留省内。”
“之前什么都不想,只想未来,今年开始想了,父母年纪大了,弟弟还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