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珍送走陈蕊之后转身就进屋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特别是钱,一共九块四毛钱,这些钱她没敢全部拿回去,带了三块钱和一点之前支书家红薯干,揣着三块林盼盼塞给自己的大白兔奶糖,就找村里的人帮忙送自己到镇上了。
还好现在坐车都比较便宜,一毛钱够她做从镇上坐到隔壁镇了,不过因为山路的原因,她顺着记忆回到了姜家的时候天都暗了下来了。
相比于商河村,小姜村坐落在山里,因为交通不便利加上可以耕种的农田又少的原因,一进村就能感觉到这里比商河村穷,房子几乎都是土胚房,而商河村还是有不少的砖瓦房的。
她刚进家门就看到母亲在院子里洗衣服,大哥姜琥和弟弟姜玖没看到人影。
姜珍高声的叫了一声妈,李来娣才抬头看,发现是自己女儿,也没站起来,只嘴上说了一句:“这么快就回来了。”
说完往屋子里叫了一声大儿子,就看到一个瘦瘦的男人从屋子里出来,紧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头发松散的绑在脑后,女人后面还跟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身上的衣服虽然因为天色晚看不太清楚,但是肩膀和膝盖上的补丁还是能依稀看出。
姜珍张口叫了声大哥,嫂子,小虎子。笑着和大哥一家三口打了招呼。
他们却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脸上一点笑容都看不到,只大哥还说了句回来了。
李来娣看着大儿子说:“老大,你和阿珍说一下让她回来是为什么。”
第十一章我养你啊
仿佛有点不好意思又觉得是理所应当,姜琥开口了:“阿珍,是这样的,你知道现在都是分田到户的,咱们村是按照户口分田的,因为你的户口还在这里没迁走,我们就想着你那份也要过来了,你嫂子这过几个月又要生了,家里多出几张嘴没地也不行。”
姜珍没说话,只看着大哥,结果他却说不下去了,挠了下后脑勺。
旁边的大嫂急了:“阿珍啊,你娘家兄弟和侄子是你以后在赵家的依仗,你是姜家的闺女,田分了给你大哥种也是天经地义的。就是我们也听说了你们商河村也快要分地了,你这户口还是尽快迁到赵家去比较好。”
姜珍点了一下头算是答应了,她知道这两口子还有话给自己说,后面的话才是重点。
她现在逆来顺受的表现要十分契合之前姜珍在家里人的形象。
“就是赵家这一直不办酒,拖着你给她们伺候老人干活,要分田了还平白因为你的原因多了几亩,天下哪有这种好事儿都让他们赵家人占了,咱妈和你大哥的意思让赵家出点钱,也算你的嫁妆,把你的户口给迁走就没问题。”大嫂见姜珍还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就继续往下说了。
听到这里,姜珍算是清楚了,这家人也是想从自己身上薅羊毛。可是他们这样的行为和赵家人有什么区别呢。
之前说结婚的时候赵家已经给了彩礼,无论多少她相信也是两家当时商量好的,现在再要一笔钱这不是出尔反尔嘛。
再说姜家人都不考虑自己以后还要在赵家生活的吗?他们这样做让自己以后在赵家人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来,自己要是没离开因为这事儿估计在赵家的地位更低。
而且现在很明显他们觉得理亏不敢直接和赵家人说,让自己回来为难自己,姜珍心里都想笑,算盘珠子打的隔着二里地都听到了。
姜珍看了一眼大哥和母亲,看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在等她的回答。
“可是四年前赵家不是给了彩礼了吗?”姜珍还是问道,她想知道姜家人是多么没底线。
“听你说的什么话?他们当时给了现在就不用给了,我和你爸养你长大读到高中我们容易吗?你看村子里哪个女孩子能上初中?现在到让你孝顺的时候了你胳膊肘往外拐了,别忘了你姓孟不姓赵。”李来娣一把丢掉手里的衣服站了起来,指着姜珍开始数落。
大哥大嫂就那样袖手旁观一个字都不劝,姜珍叹了口气:“妈,你知道赵厉考上大学之后赵家对我更不满了,我在她家什么地位你们也能想到吧?每天都过的十分的辛苦。”
对于已经离开赵家的事儿她是闭口不提,只提在赵家要干多少活,挨多少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