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槐花毫无防备的一个踉跄,没抗住姜珍的巴掌,一下子松了拽住姜珍的手往前跌跌撞撞的奔了几步,没刹住还是摔了个狗啃泥。
“你个挨天杀的敢打我?”张槐花一把年纪摔得不轻。
扭头就破口大骂姜珍。
姜珍理都不理她,急忙抬头叫了一声已经走进院子的李支书。
张槐花还想继续骂想起来支书已经到了家里,张槐花愤愤的瞪了几眼姜珍,心想等一下人走了再收拾你。
“怎么两个人都这么不小心摔地上了,我看你家院子里的地该平一平了。”李支书皱着眉头说道。
整个商河村谁家不知道赵家是苛待儿媳妇的人家,赵家的奶奶卧床三年是姜珍这个外来妹子端屎端尿的伺候了三年。
这还不打紧还一直对外说姜珍和赵厉没结婚姜珍还不算他们赵家的儿媳妇,名不正言不顺的让姜珍在家里当免费劳力。
年前赵家奶奶刚去世,这一大家子就想着别的法子磋磨姜珍。
整个赵家人口不少,赵父赵母加上去读师专的赵厉,还有赵厉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加起来六口人,下地挣工分的主力就姜珍一个。
张槐花听到支书的抱怨声里的不耐烦,急忙爬起来拍一下身上的土,也不管还躺在地上的姜珍了,殷勤上前招呼:“李支书,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李支书说来找姜珍,旁边的张槐花悻悻的说:“支书,姜珍就是故意摔倒的,她看你过来想引起你注意想诬陷我虐待她呢。”
从地上爬起来的姜珍一个白眼差点又被气的撅过去。
还好旁边的李支书生气了:“你都是当婆婆的人了,孩子有没有事儿你也要看一下,你没看出来这孩子是生病了吗?”
他刚进来院子寄看出来姜珍满脸通红,想到她今天下午冒死跳河救了自己的孙子的事儿,心里一阵内疚。
”好孩子,我来是为了谢谢你今天英勇救人的,多亏了你,不然我孙子不定被河水冲到哪里了。”李支书语气十分和善的安慰姜珍,和旁边自己媳妇陈蕊一起把她扶了起来。
跟上来的李支书老婆陈蕊也看出来姜珍脸色不对劲马上又要晕倒,这旁边也没个凳子,只站的笔直让姜珍靠在自己身上。
然后就开始冲张槐花瞪眼:“我说嫂子,这孩子都病的晕倒了,你也是当人长辈的,赶紧搬个凳子过来啊。”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自从赵厉考上了师专之后,张槐花就不让人家说姜珍是自己儿媳妇了,怕耽误金凤凰一样的儿子。
张槐花即使再不愿也不好驳了支书两口子的面子,只好捂着肩膀悻悻的去搬了把凳子过来。
“阿珍,要是没有你,我家铁蛋今天是凶多吉少了。叔叔婶子要好好谢谢你。”她边说边扶着姜珍到张槐花的凳子上坐着。
姜珍想起来了,是书里的姜珍跳河自杀后自己穿过来了,还顺手救了在河里扑腾的一个男孩子,原来那个男孩子是村支书的孙子。
坐下来之后的姜珍脑袋昏沉沉的状况好了点,她现在肯定自己是发烧了,她掐了一下大腿,逼着自己迅速的利用现在村支书现在的内疚和想报答恩人的心思,想出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姜珍正准备开口说自己的困境,就看到蹦蹦跳跳进了院子的赵梅,看年纪和自己差不多,但是身板却比自己好太多了,脸圆圆的,一双细眉毛挑着。
赵梅在篱笆扎起来的院子外没看到家里有人,就开始嚷嚷了:“妈,我哥和我那城里的嫂子什么时候到啊,我都饿死了。”
没等到张槐花搭话她就进了院子看到支书两口子了。
“妈,你还叫来支书他们来陪客人啊?”年轻女孩语气里带着一点隐隐的不满看向张槐花。
显然李支书两口子也听出来了赵梅的不满,如今大家都不富裕,每家就那点钱和票可以换点肉都有限,不年不节的基本都没肉吃。
张槐花急忙冲女儿使眼色,赵厉带人回来的事儿可不能让姜珍知道。
旁边的陈蕊看到了,她笑了一下问道:“赵梅啊,你刚干嘛去了?今天下午怎么没看到你下地干活挣工分啊?”
赵梅看了亲妈张槐花一眼,没有回答。
“这孩子不是和她奶奶关系最好吗,她奶奶走了之后她一直没缓过来,经常去她奶奶坟头去和她奶奶唠嗑。”张槐花急忙解释。
“是吗?赵梅奶奶躺床上这几年可都是阿珍伺候的,赵梅要是和奶奶关系好怎么没见过她给奶奶端屎端尿擦身子啊?说起来她和阿珍是一年出生的人,比阿珍还大两个月呢。”陈蕊其实也早就看不过去了,不过村子里的人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也根本没时间管别人家的事儿。
关起门来人家还是一家人,自己多说了少说了万一记仇还不如不说。
张槐花急忙摆手:“那都是外人瞎说的,我家婆婆趟床上的时候阿梅和阿珍一起伺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