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下过一阵小雨,晴朗的天空虽已回归,但屋檐、树上仍有雨珠。
何莎光脚坐在岸边,时不时伸出双腿,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何天智从镇上买来药材,给何莎熬完药后,让黄丽送来。
沿途有许多村民在做事,到处都有喧嚣嘈杂的声音。
也许认识何天智夫妇、或者受过他们的恩惠,黄丽每经过一个摊位,就有村民向她问好。
何莎察觉到母亲走来,慌忙起身,笑着接过药碗。
虽然她知道自己没病。
但看在父母关心她的份上,故作开心地喝下.药水。
黄丽看着何莎嘴角的水渍,笑着拿出手帕,替她擦拭干净。
就在这时,从外面捕鱼回来的渔夫,看到黄丽站在岸上。
他赶紧拿出一条八斤重的大鱼,用麻袋装好上岸。
“何夫人,这是我今早刚捕的鱼,您拿回去尝个鲜。”
“谢谢你的好意,多少钱?我买了。”
渔夫将袋子塞给黄丽,摆手道:“何夫人,您这么说就见外了;你们夫妇帮忙了大伙那么多忙,这份恩情无以为报,一点鱼肉算不得什么,如果这样也要收钱,那我岂不是忘恩负义?”
黄丽一阵语塞,只好笑着接下。
她上次与何天智脱困以后,就被人护送到这个村子。
这个村子地势偏远,离海虽近,但没有便捷的载具,许多商品很难运出。
何天智夫妇初到之时,最少有一半村民没有工作。
他们见村民朴实无华,邻里之间相处和谐,于是出钱造路,顺便在镇上购买载具,以及耕牛。
有了“财主”的大力支持,众人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每天干得热火朝天。
现如今,这个原本贫穷的村子,不仅有学堂、医馆,还有正在建设的铁匠铺、杂货铺,以及其它生活设施。
教书先生目前由黄丽担任,何天智则负责大家的健康。
回家后,黄丽将鱼交给马天力,手拿书本出门。
何莎一个人无所事事,本想与马天力对话,可他对何莎的成见很深,满脸写着“离我远点”的字样。
无奈之下,何莎只能回到海边,略显无聊地抛掷石子。
……
……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何莎闲得发慌,前往学堂听课。
村里的学堂十分简陋,只有一座略显破败的草屋。
十几个孩子坐在凳上,好奇地看着手上的课本。
上面是黄丽手写的内容,目前只有十页,讲完才会更新。
何莎站在门口听了一会,自觉无趣,只好前往医馆。
对比普通的伏妖人来说。
虽然何莎经常受伤,但体质不同,自然结果不同。
作为一个能自我痊愈的幸运儿。
何莎看似丰富而又凶险的经历,没有增加她的药物知识。
这不,她刚抵达医馆,顿时被琳琅满目的药材吸引。
“爹,这些东西从哪弄的?好多名贵药材,全是你买的?”
何莎打开抽屉,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
她看到何天智正在给村民抓药,凑上前去,问。
“这是你丈夫两个月的用量,每隔一天服用一次,千万别每天吃,药物消化需要时间,吃多了不利于康复。”
何天智没理何莎,先将药材交给村民,再告诉对方注意事项。
医馆里有两个年轻伙计,全是何天智雇佣的当地人。
他们一个负责招待抓药者,另一个给何天智打下手。
“莎儿,你没事就出去晃悠,别在这里碍事;并非每个人都是铜筋铁骨,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何天智略显冷漠的语气,听得何莎很不舒服。
什么叫碍事?
貌似她过来什么也没做,怎么就碍着他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何天智按部就班地工作,没有搭理何莎。
一股不知名的恐慌情绪,瞬间弥漫在何莎心中。
她知道何天智并非无理取闹之人,所以里面肯定有事。
鉴于何天智不愿理她,何莎只好离开,出门去找黄丽。
“娘,您说爹今天怎么回事?为什么我去医馆找他,他对我的态度十分冷淡?”
临近黄昏,所有小孩陆续离开,只剩黄丽还在整理课本。
何莎满脸疑惑地进屋,忽然看到一张纸上,画着令她恐惧的梅花图案。
她刚要仔细检查,却见图案消失,恢复成课本上的内容。
“莎儿,没事,你爹就那样,不喜欢任何无关之人,进入他自认为的“圣地”;他以前自诩医术高超,但凡有人驳斥,准会和人杠上。”
黄丽闻言先停顿了一下,再给出一个比较另类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