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惜染坐在床上做针线活,拿出来从集上原本买给大哥做长衫的那块好点的布料,准备连夜赶制了一身长衫。又找出纯棉布料,准备做了一身中衣,还想着用布头做一双袜子。
做了一夜的针线活,中间实在困得不行,她就沏了杯浓茶,下床在屋里走了两圈,再强打起精神来继续做活。
次日清晨,天色蒙蒙亮,村里的公鸡喔喔叫起来,林惜染睡眼惺忪,手上却没有停歇,连夜裁剪加缝制,已经完成了一半了,她伸了个懒腰,还得再加把劲儿赶工。
白天,穆云安将地里收麦子,往麦场运麦子,摊晒麦子,碾麦子,扬麦子的活安排给手下的兵,那五个兵都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都是农村出身的,一共五亩的麦子,对五个年轻汉子来说,是可以轻松完成麦秋收麦任务的。
穆云安则一整天忙活着家里的砍柴,抬水,把房子屋顶几处漏洞修缮好,此外又上紧了松动的门扉折页,填补了窗户的缝隙,又给小鸡小鸭小鹅搭了个结实的棚子。
这也是他呆在家里的最后一天了,家里想得到的活他都做了一遍,家里平时没个男人,这些爬高上梯的力气活,一老一小两个女人干不了,所以他利用有限的时间,该找补的都找补上。
这一整天,林惜染也没有出屋子,手里的活计不能停,拿针的手指甚至磨出了打泡,她顾不上疼,挑破了水泡依旧做活。
天黑了,林惜染终于出了屋子,她将一个包袱放到穆云安手中,“叔叔,这是我给你赶制的衣裳,你也忙活了这几天,也没个替换的衣裳,你穿穿看合不合身。”
穆云安一怔,他下意识地拒绝,毕竟是第一次有母亲之外的人如此关心他,还给他做衣裳,他有些措手不及,也有些不知如何应对。
闵氏从儿子手中接过包袱,打开后一一看了,满心满眼的喜欢,“哎呦,你大嫂手工活真是没话说,你看这做工,这么细腻的针线,还有这布料,好看,你大嫂真是有个做长嫂的样子了,你也别扭捏了,一个大男人了,你嫂子做的有什么不好意思,收着就是了,赶紧去换上看看合不合身,谢谢你大嫂。”
“唉,这事得怪我这个做娘的心思没有这么细腻,竟没有想到这一点,幸亏你大嫂替我做到了,快去穿上试试吧。”说着推了穆云安一把。
待穆云安出来,林惜染只觉得眼前一亮,长衫潇洒合身,穆云安的八尺身高,穿上这一身很好看,就像是量体裁衣定制的,也不枉自己忙活了一个夜晚加一个白天。
闵氏围着儿子转了两圈,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儿子的新衣,啧啧称赞,直夸好看,夸得穆云安都有些脸红了。
那声谢谢嫂嫂,穆云安终是没有找到机会说出来,也是不太好意思,感激之情都藏在了心里,只觉得嫂嫂很温暖,比母亲都要温暖心细,说不出来的感觉。
新衣服上还有着淡淡的香味,熟悉又清馨。
林惜染实在困倦了,她感觉眼睛一闭就可以直接进入沉睡,她打了声招呼,就先回屋早歇着了,还说会一会儿起来与二郎告别。
可她这一睡,再睁开眼睛时,天已大亮,她赶忙穿衣出来屋,发现院子里静得很,穆云安已经离开了。
这几天的朝夕相处,她已经习惯了院子里多一个人的热闹,习惯了吃饭时多一个人的氛围,让这个孤单的家更像是个正常温馨的家的样子,可穆云安的这猛然离开,家又回到了最初的孤冷氛围,又回到了她和闵氏相依为命的日子。
闵氏抹着眼泪,“二郎也没说这次去哪儿打仗,什么时候回来,只是给我留下了点银钱,对了,还留下一封信,让交给你。”
林惜染接过信,回屋去看信,这信封摸着有些厚度,也不知道穆云安是什么时候写的。
启开蜡封,展开信纸,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手潇洒俊逸的字体,字如其人,潇洒不羁,自成一派。
信里首先留了军营的地址,告诉她如果家中有事,就写信至军营。并留了一张银票给她,让她妥善保管,以防家里不时之需,并提到,银票的事她私自保管就行,不用告知母亲,母亲那里他另外留了银钱,够家里的花销。
林惜染翻到信纸最后一页,看到了夹着的那张银票,看了看金额,竟是张二十两的,二郎真是把她当长嫂般对待和信任了。
她继续看信,“嫂嫂日后如若想改嫁,请先书信告知二郎,待我回来安顿好母亲,会给嫂嫂自由,不会阻拦。”
“最后,谢谢嫂嫂给我做的衣裳,我穿上很合身,下次归家时,会给嫂嫂买好看的布料作为感谢。”
林惜染看到这里,笑了笑,继续往下看。
“二郎还是希望嫂嫂不要走,也许我这样想会有些自私,我心里有些矛盾,也不想让这个家拖累嫂嫂一辈子,我征战沙场,生命已经不握在自己的手心里,说是要撑起这个家,可又不敢轻易许诺会给母亲和嫂嫂安康长久的未来,我很自责,有些事情我也无法把控。”
从信中这有些繁乱的解释,林惜染可以感受得到,在写这些话的时候,穆云安笔下的不安与自责,以及对这个家深深地亏欠。
林惜染能感受得到,他是很善良的一个人,他内心的善被隐藏在了坚毅冷峻的外表之下,其实冰山的下面是融融的暖流,她可以体会得到。
在这个纷扰残酷的社会现状之下,林惜染觉得她又是幸运的,遇到了闵氏这一家的好人,她觉得自己的撒谎和利用人家的善良,对自己更有了一份自责的情绪,可这些,不是她故意的,她本不是这样的人,唉,为了活着,为了等亲人来接她,有些事,有些人,她终究是亏欠的,是弥补不了的。
“还是嫂嫂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吧,我不会阻拦。”信的末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