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笑问道:“我如今可是下定决心了,你们呢?你们日后要做何事也好事先和我知会一声,免得叫我蒙在鼓里乱了你们的计划。”
黛玉最先说:“我们这些日子已经学完了小学的课程,不日将升入初中。这些课程虽然其中也有难点,但我乐在其中。等到日后中考、高考,我努力些考个状元回来,说不准也算一重庇护。”
其余三人都夸奖:“这个想法妙极!虽说现代的状元和古代不同,但也可以算作现代的‘功名’,妹妹既有天分又有才学,他日蟾宫折桂绝不是痴人说梦!”
赞完黛玉的想法,宝钗又道:“我无心学术,日后勤勉些兴许能考入名校,但像林妹妹那样一心奔着状元去恐怕是不能了。”
黛玉、湘云、探春都知道宝钗博闻强识,闻言有些遗憾,但还是询问她的打算。
宝钗只说:“前些日子开了映雪园,虽是我们姊妹家小打小闹,但我倒是对经商感兴趣。以后我只管多开些铺子,赚来银子供我们使,也算是给你们提供经济支持了。”
湘云拍手笑道:“姐姐说不准就是下一个沈万三[1]!”
黛玉也笑道:“薛家先祖就极擅经商才挣下薛家那么大的家业,我看姐姐在经商上头颇有薛家先祖遗风,说不准姐姐日后的成就不在当世富豪之下。”
宝钗摆摆手,谦虚地推辞了两句,又问湘云的想法。
湘云只笑说:“朱姐姐说人生路漫漫,许多现代的学生十八岁高考填报志愿时才想好要学什么专业,我如今才是读初一、初二的年纪,又才来了现代不到一个月,你们早早地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是你们之幸,而我等到以后慢慢再想也不迟。”
其余三人听她说得有理,便也不再追问。
*
翌日
黛玉、宝钗、探春、湘云先是把昨夜她们商量的事又拿来和宝玉、迎春、惜春讨论了一番,他们也和钗黛姊妹四人预想的是一个样子。
迎春只要万事不要她出力,她就乐得轻松:“你们想要自寻烦恼管家去,只管随你们高兴,总之我是半点儿都帮不上忙的。”
惜春倒是说:“我历来不太喜欢这些俗事,我又没有管家的经验,但姐姐们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尽管同我说。”
宝玉只说他赞同姊妹们的意见。
意见达成一致,众姊妹就一起寻朱丽去了。
她们把想法和朱丽一说,朱丽当然乐意。
朱丽笑说:“这样也好,本来大观园就是你们的家,我因为你们对现代不了解才暂时帮你们管着,你们现在愿意接手也是减轻了我的工作量。”
朱丽这边一切顺利,上报了特殊部门也获得了批准。
探春就一边跟着朱丽学习管理的方法,一边慢慢把园子里的事务接手过来。她还查漏补缺制定了一些新条例,也是畅通无阻地推行了下去。
即便大观园各处的洒扫阿姨工作人员偶有触犯,都没有隐瞒、抵赖的举动,而是主动上报,主动找探春进行了自我批评与检讨,没有半点儿倚老卖老的行径。
阿姨们的一番举动叫探春感动得眼含热泪,要是大观园里的婆子都是这样的人品作风,只怕大观园里头能清净一大半儿去。反倒让探春主动去宽慰她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记在心里今后不再犯就行了。
而姊妹们在探春掌管大观园的过程中,也是对她多加襄助。
先是各人管好了自己住处,不叫探春费心,又是在探春遇到问题时一同帮她商议。大家守望相助,这些日子下来情分突飞猛进,比往日更为亲近。
既然红楼众人都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没了保密的需要,朱丽也将早就承诺好的智能手机发放给众人,顺便叮嘱道:“你们不要在网络上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
众姊妹认真应下。
有了手机之后生活更为便捷,即使有事相商,也不必为此跑来跑去,打一通电话就能说清。
至于网上那些社交平台,众姊妹也是极为感兴趣,从中了解到了不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口头禅。这段时日内大家常在缀锦阁讨论时事新闻,姊妹们对新中国的强盛又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宝玉这几日上课时都打不起精神,朱丽还以为是他夜里偷偷玩手机导致白天精神不佳。
可是朱丽将此事告知探春,探春请在怡红院负责照顾宝玉的阿姨深夜去检查时,却看到宝玉强打着精神,坐在桌案前读书。
收到阿姨传来的情报,探春又惊又疑:他几时这么爱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