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便回绝道:“若有书法大家肯留下墨宝自然是好,只是我爱极了林妹妹的字,比之书法大家虽稚嫩了些,但我独爱字里的风骨,你们便遂了我的意,请林妹妹题字作招牌吧。”
黛玉知道宝钗是拿她做借口,不仅不恼反而笑道:“姐姐这话里头有几分是真?只怕是想着让我写,省了大师的润笔费罢了,哪里是当真爱我的字呢?”
宝钗眨眨眼:“颦儿给我留几分颜面吧,莫要拆穿。”
黛玉笑说:“罢了罢了,姐姐是主事人,我自当听从姐姐吩咐。我便斗胆一写,要是写得不好头一个丢的也是宝姐姐的面子。”
宝钗忙说:“自是如此,千万不必有顾虑。”
“好,你们来写倒是比大师写得更有意义。”朱丽笑着点头,她接了个电话后,又说道,“现在差不多快到午饭时间,厨师们的菜做好准备送过来了,你们快些把东西收一收准备吃饭吧。”
湘云笑说:“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我正好饿了呢。”
今天姊妹们除了取名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为他们的酒楼定下厨师。
虽然众姊妹对厨师的要求很高,要求能够快速学会一百多道新菜的同时还需要根据现代的口味进行适当的改良。
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姊妹们给的待遇着实丰厚,大观园小厨房的大厨们要不是舍不得现有的工作,都恨不得自己上了。
到最后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纷纷争着抢着要推荐自己同门的师兄弟来应聘。
姊妹们便在菜谱中挑了四道最考验巧思的菜——一道点心、一道主食、一道热菜、一道凉菜,请各位前来应聘的厨师根据菜谱做出来,由众人尝过味道后决定究竟聘请谁。
由于这次前来应聘的厨师有足足十人,因此秦况和全和难得地用两辆小推车把四十个碗碟推了进来。他们按照顺序先是把十份凉菜端上了桌,每一小碟菜不过巴掌大小,前头放着块纸质立牌用阿拉伯数字写有编号。
全和把用来打分的小册子分给众姊妹:“我们事先编了号,你们吃完四道菜全部打完分后,我们再公布每位编号对应的厨师姓名。”
即使对厨师来说做菜的时间并不宽裕,十份凉菜的摆盘还是极为美观,色香味中“色”这一关算是过了。
众姊妹一盘凉菜挟了一筷子尝了尝。
宝玉笑说:“第十号做得极好,吃着很是爽口,一点也不腻味。”他在册子上第十号后头写了个“10”。
湘云反对:“我倒是觉得第三号更好,吃着滋味更足。”
等她们全部尝完十份凉菜,全和极有眼力见地把凉菜撤了下去,换上了热菜,热菜之后又是主食。
主食恰巧是黛玉写下的方子《梅花汤饼》,众姊妹一吃就赞不绝口:“这道菜可作为招牌了,难得的是里头透着丝丝梅香,若不是春日,我还要疑心是不是外头的梅花开了。”
宝玉赞道:“尤其梅花汤饼的名字也跟映雪园三个字合得来,到时候一边吃这个一边赏窗外的雪地红梅岂不是更妙?”
宝钗笑道:“等到冬日京城下了雪,我们就去映雪园吃这个去。”
黛玉道:“正好把诗社办在映雪园里头,吃了这个谁作不出诗来就叫他替我们去外头折梅枝回来插瓶。”
等到四道菜全部吃完,湘云撑得难受,赖在宝钗怀里要她帮忙揉揉肚子。宝钗揽着她笑说:“今儿的晚饭想来可以不必做云儿的了,云儿你怎么不和你林姐姐学一学呢?”
黛玉递了两丸消食的山楂丸给湘云,闻言一笑:“谁像她那么实心眼?每道菜都恨不得尝好几口,贪口腹之欲,难受也是应当的。”
湘云笑说:“每份菜的味道都不错,我要是不多尝两口岂能分得出个优劣呢?可见你们都是在敷衍了事了,只我一人上心。”
她们说话时朱丽早把打分册子收了上去,用计算器一摁,不到三分钟就出了结果:“第三号、第九号、第十号的厨师平均分最高。”
全和把编号对应到人名上头,一看便笑起来:“第三号是杜师傅推荐的人,第九号是王师傅推荐的人,果然他们师门人才辈出。你们没有别的意见我就去通知他们一声,免得让他们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