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上午。
远山镇的老街上还是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
从河道旁的巷口拐进来,两旁鳞次栉比的日用商铺和小吃饭馆都还在热热闹闹的坚持营业着。
秦雨疏在狭窄的小巷子里来回穿过,一手拿着一个热腾腾的烧饼,一手拎着一大篮子蔬菜。
背上还背着一个中号的太空舱猫包,里面正是那只已经被他养的圆滚滚的小狸花猫。
也不知道是不是血统里面串了些蓝猫的基因,这小东西没两个月就长出了一张大胖的脸蛋,整只猫圆鼓鼓的,跟个大包子似的。
秦雨疏看着十分可爱,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肉包子,跟它那个远在云城的臭豆腐姐姐,一听就是一家子。
他脚步缓慢的走在这条显得有些年代的,凹凸不平的水泥路上,因为并没有什么着急的事情,所以显得十分悠闲自在。
沿途上还有一些认识的店家在门口笑着跟他打招呼,他也熟悉客气的一一回应过去。
秦雨疏慢慢地走到了街尾拐角处的一个养生茶铺门口。
他先把手里的东西暂时放到地上之后,才从羽绒服里摸出了钥匙,打开了眼前这扇颇有年代感的大门。
大年初一的第一抹阳光照进了这间不算宽敞的老茶铺子,空气里飞扬起了星星点点的粉尘,终于打破了一室的黑暗。
远山镇其实离云城并不太远,开车的话大概是三小时的路程。
这边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也算是附近一个热门的旅游打卡地。
秦雨疏刚来的时候,也非常喜欢这种缓慢老旧的氛围,颇有些遗世独立,被时光留在了二十年前的沉寂感。
他原本在老街前面的巷子里租了一个短租房,房东是个姓孙的老大爷。
对方之前是个中医,也没有家人和孩子,退休了之后懒得给人看病,就在景区里开了这个养生茶铺,凑合着对付日子。
后来秦雨疏在这边住了一个多星期,把该玩该逛的地方都去的差不多了。
老人家看他实在没事打发时间,就干脆问他愿不愿意来铺子上帮忙,那点房租钱就可以给他免了。
孙老头为人和蔼,又是个有资历的老中医,老街上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他看看情况。
他不推辞,也不摆谱,有些小问题小毛病,就告诉大家该去买点什么药,也帮忙配上一副茶。
老街坊们承他的关照,连带着对秦雨疏也十分热情。
秦雨疏和孙老头聊得来,而且也对他配茶的那些方子挺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他就过来上班了。
-
老茶铺就是非常陈旧的一个样子。
十几年的老木头桌子,十几年的老木头椅子,昏黄不清的老式吊灯,七色拼接的老款玻璃窗。
年纪比秦雨疏还大的一扇木门,听说还是房东爷爷那辈就留下来的。
秦雨疏和孙老头总是把这里打理的很干净,盖碗的茶杯还有烧水的小壶都是一套一套整齐的码在案台边上。
旁边就是一排类似中药铺子的格子药柜,里面有三十几种配茶的材料和各地的茶饼。
大年初一其实营不营业都无所谓,只是之前有客人定了茶包说了要过来取,秦雨疏闲着没事,还是带着小猫过来把门开了。
他进门之后就把买好的蔬菜拎到了隔间的厨房里,然后才把包里的小猫放出来自由活动。
肉包子现在对这边都很熟悉,就算偶尔跑出去玩玩也找得到怎么回家。
当时那个小女孩的妈妈最后还是没有同意养小猫的事情,秦雨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把小猫背着上路了。
反正也是一个人出来,带着小猫也不算孤单。
秦雨疏从厨房里出来,先就把昨天给客人配好的除湿茶用盒子装好放到柜台上,然后拿着开始营业的木牌挂到门口。
隔壁王奶奶的馄饨店也开了门,暖乎乎的热气正好一阵一阵的往他身上飘。
王奶奶看见秦雨疏出来放牌子,就赶紧笑眯眯的喊道“小秦,你大年初一也来开门啊,孙老头也不给你放两天假?”
秦雨疏回身笑道“是我自己要来的,今天有两个客人要上门拿茶包,我在家里反正也没事,干脆就把门开了。”
“哎呀,那一会我让李余杭找你写会作业行不?”
王奶奶有些不好意思道“你辅导辅导他,我中午给你炖个排骨吃”
秦雨疏笑道“您让他过来就行,我中午买菜了。”
“哎,好,你进去吧,去干活吧”王奶奶笑眯了眼睛,转身回了店里。
秦雨疏耸了耸肩,拿出扫把在门口扫了一下,顺便接了热水烧起来。
这边的镇子上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读书或者工作,留下来的老人们带着嗷嗷待哺的小孙子。祥和平静的生活之中,也有着秦雨疏从未拥有过得轻松童年。
孙老头从家里过来的时候,正赶上秦雨疏把饭菜端上了桌。王奶奶中午炖的野菜排骨,还是给他端来了一大碗。
孙老头是个模样非常富态和蔼的Beta,平时自己不做饭的话,就会随便到隔壁小饭馆点几个菜。
秦雨疏开始用厨房之后,他便顿顿不落的准时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