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峥走后,姜大树小声问道:“女儿,杨梅冰粉是什么?”
姜玉清歪着头,有些调皮道:“爹有口福喽,杨梅冰粉是我自制的新品,回去做给你吃!”
“哦?我女儿真厉害!”
姜大树迫不及待想尝尝女儿新做的点心,连走路的速度都变快了。
返程的路,父子三人走的格外欢快,刚家门口,姜玉清便听见院里传来的争吵声。
“你们大房娶媳妇,让我们玉清办席,还一分钱不想出,嫂子你也别太欺负人了,我家清丫头日日夜夜忙着小摊,还没挣到几个铜板呢!”
是母亲崔氏的声音。
“不过是让她办个席罢了,又不是什么多难的事,她小摊那么多人都能忙,家里堂兄成婚她难道一份力都不想出吗?别以为我不知道,她那小摊最近生意可好了。”大伯母柯氏跋扈的声音紧跟着传出来。
“是啊,清丫头挣到了钱,理当出一点才是,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你我!”姜大松紧跟着说道。
“大哥你……你怎么也说这种话?清丫头才来家里多久?她可没受着家里几分好,别忘了当初她刚到家里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看她的!”崔氏气结,这两口子说话太气人了,她本来就不擅长吵架。
姜大树在门外听得怒火中烧,他正要一脚踹开大门,却被姜玉清一把拉住:“爹这会儿上去吵,除了白费口舌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怎么办?他们两口子欺人太甚!”姜大树沉声道。
姜玉清看了眼手里的杨梅,先将其放到了姜竹手里:“从后门进,送到小厨房。”
姜桃在家,她会帮姜竹开门的。
姜竹点了点头,捧着杨梅走了。
姜玉清则是走到田边,拿起地上的泥土抹到脸上,转身一瘸一拐地走进了院子。
姜大树都被姜玉清这忽然的转变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只能默默地跟在后面。
“清丫头!你这是怎么了?”崔氏一眼看见了浑身是泥的姜玉清。
其他人第一眼压根没认出来人。
“我没事,娘,就是半路遇上几个劫匪,把挣得银子都给抢了!”姜玉清在井边小凳子上坐下来,一边哭着,一边打了井水擦拭身上的泥。
一旁的姜大树都傻眼了,他女儿这么会演,以前怎么没听说?
“大树!你是怎么照顾女儿的!”崔氏一脸埋怨地望向姜大树。
姜大树连忙配合着演:“我……都怪我,都怪我帮不上忙,我当时就该冲上去跟他们把钱抢来的!”
姜老太一听这话也慌了:“抢什么抢?人平安回来就好!”
姜玉清抹着泪哽咽道:“我本来还想着,用这些钱帮堂兄办个体面点的婚席,眼下看来也是不成了!”
柯氏气的狠狠跺脚:“这帮杀千刀的土匪!真该死啊!”
姜大林见状急忙出声:“事已至此,大哥大嫂先想想隔日的酒席该怎么办吧,清丫头这边是指望不上了。”
“没钱怎么办?依我看,还是算了吧,左右也过了文书,这媳妇也跑不了的。”姜大松决定道。
“不办?这叫什么事?传出去不得被人笑话?有钱是有钱的办法,没钱有没钱的办法,照我说……这席该办还得办。”姜老太坐在屋檐下一板一眼地说着,她一向是敢拿主张,家里几个儿子也听她的。
“祖母说的不错,其实也不是非要有肉食,素菜也能做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口味来。”姜玉清接话。
姜老太眼下对姜玉清是有所改观了,却也乐意询问她的意见:“清丫头厨艺向来不错,若能把咱家的便宜婚席办出个名堂来,往后你那小摊子奶奶便支持你做下去。”
姜玉清要的就是姜老太这句话,她是不打算白白为大房出钱出力,可若是借此让祖母认可她,日后她摆摊也能更顺利些,母亲在家中也不会再受大嫂欺负。
“那就用咱家现有的,地里种的瓜果蔬菜,给左邻乡友们做一桌拿手菜!”姜玉清笑着站起身,掸了掸身上早已不存在的污泥,笑着说道。
姜老太望着方才还哭的七零八落的姜玉清,这会儿又变得笑意盈盈,她隐隐觉得事情有点不对。
可事已至此,再说下去也没意义了。
次日,姜玉清在家试了一天的菜。
“祖母,你尝尝这个素排骨!”姜玉清将盘子递过去,上面是几块油光红润的素排骨,乍一看还真和排骨有点像。
姜老太尝了一口,便很满意:“清丫头的手艺确实不错,能把素菜做出这种花样来,也是有点本事。”
“清丫头,你这是怎么做的?教教我呗?”三叔母袁氏吃的很满意,还想从姜玉清这儿偷师。
姜玉清笑着解答:“用藕条外面裹上面糊放入油锅炸,再配上糖醋之类的调料。”
袁氏点了点头:“我记住了,下次我来试试!”
姜玉清又接连做出了素狮子头,素火腿,总之都是能从家里随时取来的食材进行加工。
确定好菜单后,姜玉清便让大伯母马不停蹄地去田里割菜,酒席怎么也得有三四桌,再备上一桌,共五桌,用菜量可不小,不过和平日里姜玉清摆小摊的接客量比起来,这终究不算什么。
姜玉清也是头一回办这样的酒席,心里总归是有些紧张,睡前又看了遍菜单,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做菜的流程,确定不出差错,这才入睡。
次日一早,姜玉清被一阵鞭炮声吵醒,她知道是堂兄出门接亲去了。
这头大伯母悄摸着来敲他们家的房门。
姜玉清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姜桃和姜竹,起身走到了门口,就看见大伯母柯氏递来一碗小糯米圆子:“清丫头,来吃点早饭啊!你祖母让我来叫你呢!”
今日的酒席不可马虎,姜老太担心姜玉清孩子心性,把正事耽误了,这才让柯氏来提前喊她,让早做准备。
姜玉清这会儿也睡不着了,索性端了糯米圆子出去吃了。
黄昏时分,满桌色香味俱全的菜都已上齐,新娘子在乡里四邻的祝贺声中踩着吉时拜了堂。
姜玉清总算得空闲下来,这时一个吃的满脸油亮的小孩走上来:“清姐姐,门外有人找你!是个大哥哥哦!”
大哥哥?什么大哥哥!她怎么不记得乡邻里她和哪个大哥哥相熟?
姜玉清寻思定是小孩传错了话,于是出门去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