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挺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郁林的消息,从寒假到开学,甚至在百日誓师大会上也没见到他。
因为这次开会,艺术班(3班)终于是按照班级来排次的,她特意坐在班级里靠后的位置,来来回回扫视了很多遍也没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当然艺术班也空缺了很多座位。
她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敢问易靖川,怕自己表现得太明显了。
但是张曼问了,她拍了拍易靖川肩膀:“哎,怎么这个班的人这么少。”
“这个林哥他们班,很多人都参加艺考去了,这些留下的多半是时间没撞上才来的。”他解释着。
“噢。”张曼托腮点头,又看向那个班,发现没有郁林便问,“郁林也是去考试了吗?”
“对,他这个寒假……不,是这个2月跑了好多场考试呢。”
江月在一旁默默听着,没有出声,甚至都没抬头,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实则耳朵竖得比谁都要高,生怕错过丁点消息。
听到他在考试,江月内心其实有些纠结,希望他能如愿以偿,心底最深处又希望他不要变得太耀眼,那时的自己更没机会了。
时间过得太快,当江月下次再听到他的消息的时候已经快二模了,期间也几乎没见过他,要么远远地望着他走出食堂,要么两人急匆匆的擦肩而过,等江月发现的时候,人已经走远了。
江月心想,他应该很忙,但是自己也不轻松,浅浅回头看一眼又大步走向教室。
“各自努力吧,希望我们能在顶峰相遇。”
易靖川这次带的消息更准确,他说郁林被三个学校同时录取了,他本人更中意的是B市的音乐学院,接下来的时间只要好好复习文化课了。
江月还得知一个消息。
“我今天才知道林哥竟然不是本地人,他在B市土生土长,只是外婆是这里的,户口也在这边所以高中就回来了。”
“难怪他想去B市。”易靖川感慨道。
所以自己如果想要离他更近,就必须得去B市,江月在心里明确这一点,可是B市的大学好难考,有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去那边,就凭现在这点分数估计只能上个专科了。
江月头疼,上次模考还在为提升10来分而沾沾自喜,现在觉得什么也算不上。
黑板上的倒计时也越来越短,从第一次的99天到89、75、63、41…再到现在的5天。
大家都在铆足了劲的做题背书。
而这一天呢刚好是六一儿童节,老杨想活跃下气氛,让大家从沉闷的学习状态中短暂放松一下,于是在晚自习前自费购买了25个西瓜,刚好平均下来每个同学半个。
江月抱着西瓜拿出勺子蒯着吃,轻声哼着歌,腿也不自觉翘起来,这是她最爱吃的水果,平常在学校里是吃不上的。
而且今天的风景也很美,窗外的夕阳正好,傍晚起了阵风,吹得教室的窗帘也随之舞动。
这是非常美好的一个傍晚,老杨在讲台上和大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不再是学习、考试和成绩,就是和同学们话话家常,有人装怪逗乐,大家都被逗笑了,张曼也笑得歪倒在她身上,江月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开学的那一天。
三年的时光一眨眼就过去了。
或许时间就是个闭环。
很快,高考来临,江月没有在考场遇到郁林,他们学校的学生被分了两个学校考试。
她也不再管那么多,只想着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负自己。
高考结束。
张凤和江天海在校门口等她,江野买了束花给她,没人问她考得怎么样。
只等坐上车直接就开往机场了。
江月奇怪:“我们不回家吗?”
“不回,我们去旅行,闺女,好不容易考完,这三年你可太辛苦了,回家肯定会有邻居亲戚问你考得怎么样,太烦人了,我们直接不回家,哈哈。”
江天海一脸兴奋的说,仿佛经历了三年地狱生活的人是他。
张凤在一旁补充道:“你的衣服我都收拾了,缺的现买。”
江野也在后视镜里看着她,挑眉笑着:“怎么样,开不开心。”
江月开心到爆炸,从高考考场出来直奔机场,几个小时后直接落地新城市,这种极端环境的转变让人有点难以置信,以至于她坐在B市的地铁上都有种不真实感,可耳边听到的地名、语言是实实在在的陌生。
这回也算是圆了二老的一个梦,他们前年寒假就想来的,如今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众人打算玩到江月出成绩,差不多填报志愿那会再回家。
“这B市不愧是国际性大都市,光是这马路都比我们那多好几条道。”
“真好啊,终于看到了电视上的景。”
“就是消费太高了,这要是一个人来打拼可太艰难了。”
……
江父江母这几天可谓是有感而发,不过江月看得出来,他们还是很喜欢这座城市,她也很喜欢,更重要的是喜欢的人也喜欢这座城,她当然爱屋及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