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主的记忆里得知,这里的柿子还是涩柿子,并不是后世市场随处可见的脆甜柿子,想吃到脆甜的柿子,就得想办法把涩柿子的涩味去掉。
涩柿子去涩味的办法不是秘密,北方人基本上都会。
而牛角岭大队的柿子树大都是无主的,现在物资匮乏,农村孩子零食少,秋天的柿子就是他们甜嘴的美食,每到这时候,孩子们便提着荆条筐漫山遍野地找柿子。
回到家后,要不自己晒柿子,等柿子自己成熟,要不就交给家里大人把柿子去涩味,这之后便是或软甜,或脆甜的柿子,是人们在秋季劳作之余,不可多得的美食。
农村人不缺柿子吃,但不代表城里人缺,而这就是她搞钱的机会。
不过等她走回家里,洗了手,盛了碗粥,刚坐到小墩子上,一阵阵疲惫感就汹涌地袭来,她苦笑一声,“怪不得我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呢。”
身体不允许,她也不会勉强自己,小命最重要。
她忍着疲惫,喝了一碗加了盐的小米黄豆粥,还吃了三分之一的鸡蛋灌饼,鸡蛋灌饼什么也没卷,就那样吃,她这里除了盐,啥都没有。
吃完把锅碗洗了,便晃悠着回房间躺着,虽然土炕依然很脏,但睡过一晚后,她也免疫了,和衣直接躺下,眼睛一闭,便睡了过去。
她是被饿醒的,她睁开发黏的眼皮子,迷糊了半秒钟,然后起身,准备去厨房做吃的。
“嗯~”
只是刚站起地上,眼前一黑,脚步踉跄了一下,她呻|吟一声,赶紧伸手扶住了炕沿,大概过了两秒钟,她才缓过神来。
“看来得去看医生了。”
她自言自语地喃喃道。
到了厨房手脚麻利地做了鸡蛋疙瘩汤,就着鸡蛋灌饼吃了,便起身去大队卫生室看医生,拿了药,又被医生嘱咐:“多静养,少劳累。”
林沐瑶内心苦笑,一贫如洗的自己,哪里有资格休息,但面上却很乖巧,“我会注意的。”
从卫生室回到家里,她先是找了一个陶罐把药熬上,趁着熬药的功夫,她又开始想搞钱的事儿。
卖脆甜柿子并不是长久之道,得钱也有限,这钱只能算启动资金。
从极品爹妈那里抠的十块钱,买了一块六毛钱的吃食,又买了一块钱的草药,剩下7块4毛钱,这些钱她准备留下五块钱,应对生活中的突发情况和买药,那么她能够支配的只有2块4毛钱。
她喃喃道:“钱真不经花啊。”
卖柿子还能卖上几天,保守估计也能挣个十来块钱,那这些钱就是她的启动资金,但太少了。
她摸了摸自己干枯的头发,麻花辫正好到后背正中央,卖钱也能够卖个十来块,就算卖五块好了,那么她的本钱就是十五块钱左右,但这也不多啊。
所以她只能做本儿小的生意,她又数了数自己会的技能,她会说英语,但原主一个扫盲班文化程度,突然间会说英语了,也太奇怪了。
这个不成,再就是她会电脑,整个安平县都找不到几台电脑,她上去说自己会,不是被人当傻子,就是被当作间谍。
其他的技能,如管理和化妆,这些目前都行不通。
最后就是她厨艺还成,做小吃摊投入小,好回本,倒是可以,那么做什么呢?
想来想去没想好,等回头去城里卖柿子的时候,她再考察考察市场。
“咕嘟,咕嘟~”
灶上的陶罐药开始散发药味儿,她把柴火抽出来两根,又继续熬了一会儿,这才把药盛出来喝。
药并虽不苦,但味道也不好,因为烫,她只能小口小口地抿,喝药的过程漫长而煎熬,她喝得小脸儿皱巴巴,喝完药,她又回房间歇着。
这一觉睡到了大半夜,她是被肚子饿醒的,等起来,点上油灯,热了热鸡蛋灌饼,又做了一碗稀饭,吃了洗漱后又继续睡觉。
第二天起床后,她突然感觉身体比昨天轻松了,大概是她休息加喝药的缘故,她没歇着,找了荆条筐,便去南山树林子摘柿子,几乎没存款,身体又不好,不能不挣钱。
刚出门,就碰到了李翠娥,她笑着问:“瑶丫头,你背着筐子要去哪儿啊?”
林沐瑶笑着道:“家里啥吃的都没有,想去山上看看。”
李翠娥面露同情,很快她小碎步跑过来,小声说:“你大概不知道把,你妈和你嫂子昨天下午在地里打起来了,你猜为啥?”
林沐瑶抿唇,“八成是为了给我钱和粮事。”
“可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