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僧为凤凰池上客 > 第1章 弑兄谋君

第1章 弑兄谋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安城内,香车宝马,伟殿前陈。于长安回头远望,则是宛如成堆锦绣的骊山风光。多少人争着往这长安城中涌来,期盼一览楚唐这历承前代辉煌的富丽皇都。

悠悠铃声,随着骊马沈牛的缓步荡漾在朱雀大街之上,穿街过巷,伴着人生鼎沸,共奏着一曲颂扬繁华都城的乐音。街上行过来应考的秀才,看到这诗书上记载的景象复现,也不禁在路边笑吟一句卢升之的“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走进那九重皇城,金红宫门打开,体面多少繁华,又掩去多少罪孽。

天家秘事,向来都是被粉饰过后,再呈给天下人看。

楚唐此代,值得百姓们私下谈起的事情不少,远从当今天子潜龙时的兄弟之争,近到七八年前的裴氏叛国案。就茶余饭后,为此事唏嘘的人仍不少见。

裴氏一门,出了大将军裴峻,统领数万裴家军,战无不胜,守土护国。他家二弟裴宣,也是裴家军的副统帅,英勇善战,利斧无双。后宫里呢,则有裴家的小妹裴瑛,得封贵妃,受尽宠爱。

天下人都知道裴家军的好,他们的队伍军纪严明,对民众秋毫无犯,抗击北疆,保家卫国。

却不想,一朝被定下叛国之罪。削爵、夺权、判刑,皇帝以雷霆手段宣告天下,楚唐权利只在他李隆恒一人之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大将军裴峻及其子当殿收押,二弟裴宣因御前惊架直接被羽林卫就地正法,裴宣的尸体后来被高悬城头之上,以示警戒。

那段时日,想为裴氏鸣不平的朝臣和百姓便都不敢再开口了。统帅们死的死伤的伤,裴家军中的将士们也都被遣散,有的经历流放后卸甲归田,有的则被分配到了边疆戍边,仅有少数被皇帝留在了京城担任巡卫。

皇帝结案后昭告天下,虽然言之凿凿,证据详细,但百姓们却都隐隐觉得这其中另有关窍,但碍于身份,也都止步于茶饭之间的闲谈了。

斜光遥遥的从天穹之上来至皇宫,透过工致秀丽的朱户,浅浅的照亮了一处宫室地上的几许猩红。

“李惟兹!我是你亲兄,楚唐二皇子!你敢杀我?”

李惟旸华服带血,蓬头垢面地瘫坐在地上,很是不可置信地指着身前站着的女子。

这位二皇子的脚筋已经被人用剑生生挑断,他拖行着两条无法动弹的废腿,在地毯上拖沓出两行鲜红的血迹。

李惟旸虽然怕死,但却仍不愿丢下往日那倨傲又高贵的架子,说话之间的神情恨不得把眼前人给生吞活剥了。

“你不过罪妇之后,裴家叛国,你一个女人,难道也妄想坐那个位置!你不配!”

李惟旸还在做困兽之斗,嘴里的话已经不经思考地往外喷了。

“呵,这话倒令人费解。二哥惑弟弑君,早已被父皇厌弃,妹妹我有何不敢啊?置于其他的事,念你将死之人,随意谩骂置喙,本宫也不与你计较了。”

李惟兹的脸庞被殿内血色衬得更加白皙莹润,她凤目微挑,眼角处有颗鲜红小痣,随着她眼眸弯弯也轻轻跃动着。

她一如往日地忍耐着那些对她的不屑,对她母族的诋毁和谩骂,李惟兹没有与那些人对抗,她只是等着自己亲手为一切平反的那一天,等皇帝亲手予她储位的那一天。

“带走吧,处理干净些。父皇也不愿再看到他了。”

她轻轻把手中的铁剑丢到一边,剑身接地时的当啷声响,就已经宣告了李惟旸的死亡。

李惟兹下了令,很快就上来一批人,将他塞了口抬出去。楚唐的这位二公主就这样翩然地走出殿外,她衣摆上描了金色的凤凰,就在步态轻盈间掠过路边的矜贵草木。

太极殿内。

“惟兹,你二哥那边可安置好了?”当朝的天子在案前已经显出老态,这些时处理日儿子们的暗斗弄权已经叫他心力憔悴,唯有这个二丫头做事还算得体,能替他这个父皇分忧解难。

“回父皇,已经安排妥当了。儿臣劝好二哥,他今日就启程晁州,就是之前与您商讨的那块封地。”

李惟兹进殿前已经换了一身干净新装,她温言回到,仪态端方。

继而又十分自然地换了一副哀恸之态说道:“二哥本是不肯走的,女儿劝他半日,又与他同去母后的坟前呆了许久…他最后只是叹气,说终究是对不起父皇的,也无颜再见父皇了。只愿晁州少苦寒,能好好活着。”

李惟兹说得动容,声音也慢慢低下来,眼眶泛起了红。一张艳色脸庞上满是悲伤,柳眉颤颤,眼睫闪闪。此刻任是多铁石心肠的人了见了,都会心生怜惜,不忍再问。

天子只是听着,都难掩心中波动,看着女儿的悲色更是伤怀,只开口宽慰说:“你们几个都是朕看着长大的,却不想惟旸却为了这个位置做出许多不齿之事来…他能明白自己的过错就好,也不枉朕留他一命。如今你历练有成,朕也不算愧对你母妃…”

听到他竟还有脸提及母亲,李惟兹眼角不可控地抽搐起来来,她伏地一拜,将那愤恨的情绪掩去。

“父皇,儿臣只有四弟弟和七弟弟两个兄弟了。他们年纪小,身子也都不太好,日后如果有何错处,还望父皇多多教导…儿臣也不愿再与他们离分了。”

李隆恒心里亦是不忍。老三谋逆,老二协助,杀一子,离一子。儿子们全是为了他们父亲的尊位,也是为了保住这尊位,他又失去了两个成年的儿子。

“回去好好休息吧,父皇只愿你们都健康平安。另外,加封二公主为东平公主,礼部择吉日行册封礼。”

本来嘛,女人和公主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不过和亲或下嫁,笼络人心。不过对于这个既帮他处理了国事,又摆平了家事的女儿,李隆恒也给予了他自以为足够的补偿和奖赏。

李惟兹缓缓抬起头来,这个老人已经叫胸前的暗色团龙压得喘不过气来,看到父亲那张疲惫颓唐的脸,她只觉得他身后御座上的金漆极美。那样闪耀夺目的颜色,让他的面容显得枯槁难看,从内而外地散发出一些不健康的黑沉。

“谢父皇恩典,儿臣告退。”

公主府中。

一批史官文士已经潜心修史两年有余。当年接下这门差事,人们皆道公主贤明,关爱幼弟病体,体恤父皇忧心,所以接过重任。

为国修史,乃是要事。非亲贵贤能之人不能为之。

“楚唐二公主惟兹,母裴氏贵妃早逝。年十二,养于孝惠皇后膝下。公主早慧,美姿容,帝甚喜…

楚唐二十三年,北定鞑靼,巴彦山大胜,太子惟昀薨。二十四年,皇三子惟倾于猎场谋反,帝诛之。皇二子惟旸亦谋其事,帝感其愧悔,流放晁州。”

“写得也太直白,不聪明。”李惟兹看到那几行字,摇了摇头。

正编史的是公主府里的文士,年纪不大,公主的突然驾到叫他立马慌了手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