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03章 生辰礼

第103章 生辰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调好烤箱的时间和温度,怕躺床上睡过头,程颂背靠在餐椅上打盹。

听说明日就是黎兄生辰,他来不及准备别的礼物,决定穿回家烤个生日蛋糕。

在大琞想做西点买卖,牛奶就是道高槛,低筋粉、分离稀奶油和没有打蛋器更是槛上的围栏,程颂没能力挑战,早早就放弃了。

穿越前他特别喜欢奶油,一片面包恨不得涂两片厚度的奶油,但又嫌买来的西点太甜,平时都是买稀奶油自己打发,冷藏室的存货不少。冰箱门的格子里还有几瓶喷罐奶油,家政阿姨偶尔做西餐也会用到。

家里的时间不再变化,食物也没有腐败的迹像,都还新鲜着,做上几十个蛋糕都够用。

喷罐奶油定型保持时间短,程颂取了一盒稀奶油,又化了等量的黄油兑进去一起打发,这样打出的奶油能硬实些更好定型。

他又加热了黑巧克力做酱,在烤好的蛋糕上写了几个字,做好后把蛋糕放进冰箱。这东西太扎眼,不能让其他人看见,他打算晚上忙完再偷偷给黎仁诚送去。

“少爷,起床了,再不起要晚了。”

其他人都吃上早饭了,就剩画砚费劲巴拉地喊少爷。明明昨晚还叮嘱他们早睡早起,偏偏今日他自己坚守被窝不离不弃。

忙活到后半夜才穿回来,程颂连衣服都是闭眼穿的,骡车上靠着黎仁诚睡了一路,到了河边吹上冷风人才彻底清醒了。

木匠们负责安装筒车,佃农们劈竹子架设水路,两处全部完工后筒车开始转动。河水灌入紧绑在筒车上的竹筒,旋转大半圈后,竹筒内的河水倾入到了架好的水路中。

从河边到荒田,一路上站满了看热闹的佃农,眼见清澈的河水顺着劈开的竹管奔流而过,惊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筒车成功引水不仅让佃农们激动不已,旁观了全程的严昭兄弟更是被震撼地心绪难平。

农业是立国之本,国家强盛的基石,这道理古今皆通。大琞沿袭了前朝的分田政策,立国初期农户家中每添一丁可分田二十亩。

几十年过去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可供分配的田地日渐紧张。如今一名男丁仅可分得好田五亩,开荒不限。不过虽然有政策鼓励,但各州开荒的进度并不喜人,其中最大的掣肘就是灌溉难。

程颂连云州都没出过,不了解各地的农耕艰辛,但两位皇子和同样跟来的沈衍等人,都很快预见了筒车的价值。

足够的水源是作物生长的重要保障,十几架筒车就能盘活七千亩荒地。若是各州府都在合适的河流架上筒车,能够开垦的荒地根本无法预测。开出的田地多,收获的粮食就多,能养活的人口自然更多,而人口越多,大琞就会愈发强盛。

……

程颂猜不到这些京城人透过筒车就畅想了一个强国未来,趁着几个木匠搭设第二台水车,他拉上同样心神激荡的黎仁诚继续规划水路架设,盘算给新北村再安排几台筒车合适,边琢磨边念叨:

“这条河还是有些浅,若是水量再大些,可以搭设更大的筒车,新北村这里搭上十几台肯定够用了。”

“还有更大的筒车?”

一直跟在身边的画砚激动道。

难怪少爷昨日就提醒他背着画板过来,这筒车着实新鲜,他从组装就开始画,挥毫得特别起劲儿。

“当然,若是水量够大,动力足够,建个能把你转上去的筒车都没问题。”

程颂回忆着摩天轮忽悠孩子。

“把我转上去?像竹筒那样捆着?”

画砚当了真,瞪着筒车上绑好的竹筒开始向往。

“捆着多难受,吊个竹筐装进去吧。”

程颂边说边哈哈。

画砚信以为真,跟着不靠谱的少爷冒傻气:

“那多吊几个吧,把我和梁言梁文还有二少爷勤学一起吊上去!”

……

新北村的河流地势不太适合翻车,程颂让他们把翻车部件都运了回来,定好明日再去新南村组装。

只安装两台筒车加上架设水路也忙了多半天,一行人回到学田都近黄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