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程颂是个经历过高考磋磨的理科学渣,加上能回家作弊的外挂,应付一个落后千年的学痴还算游刃有余。
靠着几套小升初真题和奥数测试卷,双方快速建立起了盲目的师生情谊。
为了不耽误皇子的学业,盛宣还派了两名翰林学士随行,沈衍是其中之一。
虽然没有暴露真实身份,但在一次闲话中程颂他们偶然得知了沈衍居然是榜眼出身。
高中榜眼没有入朝为官,却屈就严家担任管事,此中隐情定然不小,但已经秃噜嘴的沈衍不欲多说,程颂他们也不好当面深究。
“不是高官就是巨富,否则哪能聘得起榜眼做管事。”
榜眼如此难得,干看着实属浪费,避开孩子们,程颂端了一盘柑橘跑到黎仁诚屋子悄声嘀咕起严家的背景。
“应是,当今圣上姓盛,皇后姓庄,宰相姓陈,六部尚书中也没有严姓,但京城权贵众多,难免有几家姓严,不过严昭兄弟于我们并无恶意,倒是无需过虑。”
黎仁诚沉思道。
“你怎么连六部尚书是谁都知道啊?”
程颂好奇道。
“想做好策论,必要关注时政,府学有朝廷的邸报,上面常有些官员任免的消息。”
程颂哦了一声,县学也有邸报,他也看过,各地的大事还会多看几眼,官员任免的消息却都略过了,从没想过这些信息还有用处。
不过黎兄说得对,无论严家背景如何,在他们这里都只是继方四爷之后的第二个大客户,其它的多思无益,还不如沈衍的榜眼身份值得关注。
“明日我就与沈管事商议,除了继续教作画,请他再给咱们补补课。”
跳过猜测严昭身份,程颂脑子立刻清明不少。
“咱们?”黎仁诚道。
“对,咱们,你我,再加上章清谢驰,沈管事的学问肯定比县学夫子高,无论点拨还是解惑定能使人受益匪浅,绝不能放过他!”
……
“五十斤冰糖?”
考虑到榜眼的精贵,程颂揣了张三千两的银票预备动之以真情、诱之以银票,恳请沈衍给他们授课。
原以为必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刚说完来意,银票都没掏出来,沈衍就答应了,酬劳也不多要,只提出想让程颂卖给他五十斤冰糖。
程颂听得有点蒙,严昭说年前买的冰糖里有一千斤都留下自用了,沈衍既然是严家管事,怎么还要自己出钱单买?
“主家是赏了些,不过家中人多,还是想多备些。”
沈衍面上带了几分无奈。年前在秀才院时冰糖管够,觉不出稀缺,回到京城听家中说起才知道冰糖不仅味道好,用处也极大。
尤其那冰糖炖梨的方子被验证有效之后,冰糖已经有市无价了。
皇家铺子里十两一斤的价钱根本拦不住京城富户的购买热情,他家仆从也只抢到了十斤。
这次到了长宁,听程颂说手里还有近万斤存货,但因为原料不足,再制冰糖要等到大半年后。程颂还拒绝了严昭包圆的提议,只同意卖给他一半,剩下的五千斤要留作自用。
五千斤看似不少,但程颂这里是做吃食的,他点子还多,真要用起来五千斤也撑不了多久。严昭买走的五千斤就算都拿到铺子售卖,估计他家也抢不到多少。
知道冰糖稀缺,沈衍本来没多想,但今日程颂说只要肯授课,让他随便开条件,沈衍便趁机提了买糖的事。
京城的情况程颂自然不清楚,只觉着这条件是自己捡了大便宜,赶紧捂好银票应承下来,也不用买,他直接送了沈衍一百斤。
因为不确定严昭他们会在长宁呆多久,程颂打算充分利用沈衍在秀才院的时间,和黎仁诚商量之后决定再次休学。每日上午所有人听他讲算学,下午他们和沈衍学经义。
章谢两家听说学田这里不仅有案首,还来了榜眼,不仅麻溜把人送来听课,还跑去县学申请了一块地方,准备盖个小院给章清谢驰暂住。
佃农村已经没有空院子了,他们想住只能自己盖,好在泥瓦房的院子好盖,人手多半月左右就能完工,加上通风晾晒也用不了一个月,等学成之后这院子就直接捐给县学了。
“严家人不好说住多久,兴许房子刚盖好人家就走了。”
程颂觉着这两家爹娘的准备工作过于充分,对着两个傻兄弟劝了几句。
“无妨,沈管事离开了还可以在这里与程兄学算学,或是和黎秀才请教功课,有个住处能便利不少。”
谢驰说出自己的打算,旁边的章清跟着点头:
“吃晚饭也不必惦记城门关闭,有住处确实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