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目前这个争执还没有结果,也并未在市井中流传开,单筠也是从京城为官的友人来信中得知的。
公案上的另一份文书是单筠要提交的年度自评状,他需要在里面详细记述这一年自己的为官功过,这自评状如何写就是他此刻最为纠结的。
一个事关农本的绝对政绩,一个还在争议中的文教革新,两件事同时写上去,会是个什么结果实在不好预测。
而且单筠自己都没下定决心,在自评状的个人意愿上是填请求调离图个安稳升迁,还是继续留守长宁赌个大的。
犹疑中他又取过了摆在桌角的两封京城来信,一封就是友人写来透露京城识字书争议的信件,另一封则十分奇怪,是已经调回京城翰林院的前云州学政寄来的。
而比寄信人更令他意外的是信中的内容,除了几句打招呼的废话外,这位如今的翰林学士主动来信就为了让他收集一下程颀的画作寄到京城。
可能担心单筠不敢确认,信里还特别强调了就是今年才过预考的那个少年程颀。
信中还夹带了一千两银票作为买画钱,说若是不够可以回信告知,他可以再寄银子过来。
再次打开这信,单筠依旧想问候一下这名学政的脑子。
程颀?程颂的那个小书童?
就他那画作,一千两?
若不是这人比自己官职高且素无往来,他肯定以为这银子是送自己的,买画只是幌子,说不定藏了什么私密的请托,而反复看信之后,他确认了,这厮就是个冤大头!
……
秀才院,收到差役传话的程颂与读完学政来信的县令大人产生了微妙的共鸣。
传话里没有明确提到一千两银票,只说让他们选一些画砚的作品带去,标准是能卖的。
对传话十分不信,万分不解的程小少爷:
“确定是能卖的?不是能卖得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