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院中的肥料发酵很顺利,村里一些老农看了都说肥力足,可能比铲回来的腐叶土还好用,不少人家也多开始学着堆了。
黎仁诚上月回家时又上山背了不少土回来,将堆肥的法子仔细告诉了大姐二弟,现在他家院中角落上已经堆了不少发酵好的肥料。收完麦子家里的麦秸秆剩得也不少,肯定需要继续堆肥,不过这些大姐和两个弟弟都能干,不需自己操心。
夏收之后秋播之前通常会再种一茬杂粮,不过今年怎么种黎仁诚还没想好,他有直觉应该先回小院和颂弟请教商量一下,这几日就先让土地歇一歇。
黎仁平说他会趁这时候再给地里施些肥料,让大哥安心回学田不必惦记。
在家呆了五天,第六天一大早黎仁诚就出发了。既然程颂捎话说会雇人收麦,他猜测学田的五亩麦子应该已经收割好了,后面的活儿就不好再麻烦颂弟了,赶路的速度快了不少,不到午时就进了佃户村。
夏收正当时,从村口就能遥望到田里正忙得热火朝天,黎仁诚眼神好,依稀还看到了用推车运麦子的王止,难道那五亩田还没收完?
脚下加紧回到秀才院,院门虚掩,院子里铺满了金黄的麦粒,程颂和画砚都不在,倒是隔壁做糖的院子很是热闹,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很像是采摘小队又集合了。
进屋放下颂弟的背包,黎仁诚也去了隔壁,刚到门口就看到了正在院里灶台边挥汗如雨的程颂。
“黎秀才回来了!”
要论眼尖还得是干活习惯东张西望的画砚,看到黎仁诚就激动地喊上了,喊完就扔下手中的活计冲出来了。
程颂听见画砚的喊声也望了过来,五六天没见黎兄了,可能是赶了长路,隔着好几米都能看出他脸上挂了几丝疲惫。
不过就是这满身风尘落在程颂眼里也是帅气的,可惜自己没法像画砚那样明目张胆地冲过去,这小崽子居然还抱了一下黎兄……
其实这时的程颂才一米六多,年龄也不算大,在外人眼中也就是个半大孩子,冲过去抱一下一米八的黎仁诚也没什么奇怪,只是他自己心虚,怕暗藏的小心思被黎兄发现,只能远远对着人笑了笑,低下头继续抄着手中锅铲翻啊翻……
“颂弟这又是忙些什么?”
黎仁诚向程颂走来,旁边画砚还揪着他袖子没撒手,一副跃跃欲试准备开讲的样子,黎秀才怎么不问我呢?
“山上的杏子熟了,摘来做些果子蜜饯,画砚,去将那边前日晒的杏干取些来给黎兄尝尝。”程颂说。
“哎!”没抢到说话机会的画砚跑去灶房取了碗筷,院中晒着好几个装满蜜饯的大笸箩,他从第一个笸箩里挑着夹了十几块颜色晶亮的端去给了黎仁诚。
“黎秀才快尝,这杏子摘下来酸得入不了口,被少爷做成蜜饯之后可香甜了!”
黎仁诚接过碗筷,尝了两块之后露出了满脸惊讶,“山上的杏子已经熟了?”
没熟的杏酸涩难咽,就是软熟了也做不到酸甜适中,顶多就是酸中多了几丝甜味,而这碗中的蜜饯软硬适口,酸甜的比例也很是恰当,滋味十分浓郁。
“这蜜饯味道好,颂弟是如何做的?”没等程颂回答,黎仁诚接着问道。
加了糖是肯定的,去年考上案首后,自家人庆祝也买了些干果蜜饯,但那蜜饯干硬甜腻,三弟黎仁安很喜欢,黎仁诚自己倒是说不上多爱吃,但程颂做的这个蜜饯吃下去当真是口舌生津,令人欲罢不能。
“黎兄喜欢就好,这东西做起来不难,回去与黎兄细说。”
杏干蜜饯做起来简单,原料便宜得近乎免费,程颂正打算把它发展成新的收入增长点,做法暂时处于保密阶段,小院人多,还是回去再说。
黎仁诚也意识到了自己问得有些不合适,主动止住了话头,问程颂现在这是在干嘛。
“炒杏仁,少爷不仅做了蜜饯,这杏核也没放过,全敲了,黎秀才稍待,我再去取些来。”这次的答题机会让画砚抢到了,稍加解释之后又跑向了灶房。
程颂炒杏仁加了盐糖肉桂粉,自己掌勺火候把握得也合适,杏仁炒得酥脆干香,也是黎仁诚没尝过的味道,加上赶了一上午的路腹中难免饥饿,这杏仁吃得也是有些停不下来。
看画砚给他装了一碗,程颂提醒黎仁诚杏仁一日不宜多食,等手上这锅炒好他就做饭,又吩咐画砚再去给黎兄盛碗用煮杏糖水加工的酸梅汤去去暑气。
杏干、杏仁、杏子糖水酸梅汤,黎仁诚被这一进门的杏果套餐冲击得都没顾上问收麦的情况,不过程小少爷和书童都是主动汇报的性格,也猜得到他的关心,主动讲起这几日都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