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他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你吃过早饭了吗?不如我们先……”
“不必。”柳瞑凤状似恭敬地行了礼,“末将还有要事,不及招待将军,慢走,不送。”
穆鹤云不明其缘故,心头一阵失落后怕,难免的。
当晚,陆檐流如约来到柳瞑凤帐中。
眼前的少年人仪态如初端方雅正,举止矜贵,礼教得体。只是那张脸上有了自己的影子。陆檐流轻笑着摇了摇头,这世上本就不少有他这样经历的人,多一个清醒的,是好事。
少了一个懵懂无知一腔热血的花间少年,不可惜。
“你怕死吗?”陆檐流放下茶盏,开口如旧没头没尾。
“死过一次了。”柳瞑凤似乎子学会了打哑谜。
“那行。”陆檐流讪讪一笑,“陛下既然需要理由委你以重任,那就给他理由。”
“什么理由?”
“军功。”
“……”
“心怀鬼胎的国家远不止胤国一个,你告诉孙昌你有意留在这里收拾山河,待安顿好边境事务之后再回京面圣,他必不会拦你。只不过……”茶水晃荡着,映出昏暗帐内的横梁,“你动作要快,还有,你养着的那帮人,要藏好。”
柳瞑凤的神色肉眼可见的动了动,他瞥了陆檐流一眼,又心领神会般垂眸,缓声道:“自然。”
这一夜,他睡得格外好。
他与所痛恨的权贵间的窗户纸没有捅破,可他已经撕下了自己的伪装。不再披着温柔的皮,不再担心自己在旁人眼里的模样,将他骨子里的冷酷狠戾暴露出来之后,心竟意外地舒坦了许多。
据正史记载,朔羽大将军柳瞑凤自昀晟旭二年八月起驻留边疆。
一载有余,仅携八千人收拾山河,重塑边境。其军若虎狼,面如玉冠,可五里之外取人首级,穿梭沙场而甲不沾尘。所到之处比扬昀旗,无一败绩。时人谓之“玉面修罗”。
昀凯泰元年五月,立威名于边疆,助昀签订大小和平条约三十七个,开通商路十八条,新增附属国十六个,名下有军功五百余个。
四海昌平,万疆海晏。乃承圣昭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