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华熙明白台长的意思,现在这个情况还想着帮她们去走动关系,护她们人身安全,已经是前辈对晚辈最大的庇护了。可再多的部分,得由她们自己承担。
今年的温华熙,不再是温记者、温副主任,是需要追逐理想的同时,还要守护身边的人。
温华熙看向刘韶,见她一脸颓然,也不免难受。
刘韶今年才33岁,就比她大了4岁。她的女儿梓荆也是她的干女儿,她怎么会不心疼孩子呢。
“华熙,我并不是只有害怕。也许,我们也许可以考虑得更周全,更加万无一失。”刘韶搜刮着能劝服这头倔驴的法子。
她和温华熙共事三年,无论温华熙现在变得多么不苟言笑,她也无法忘记初见时她的倔强和执着,以及藏在她心底里的火。
有些人就是能像飞蛾扑火一般,燃烧自己,追寻真理。
可令刘韶没想到的是,自己才说完,温华熙就接过话茬,“我明白,也理解。韶姐,你付出的心血不比我少,我也知道,做事要有底线。你给我点考虑的时间,好吗?”
温华熙又看向陈园,眼里充满尊敬,“台长,谢谢您。还要辛苦您探底好高市长的背景、与他和江平市各部门领导的利益关系,不是他的校友联盟的也需要探底。坐到那个级别的位置,我相信他今天特意上门不会无的放矢。”
她顿了顿,接着说,“同时,我觉得徐秘书长也需要探底。因为她是前发改委主任,和我们过往工作联系并不多,但今天她用我朋友圈背景图提醒我,明显是和高市长打配合。知己知彼,我们也需要知道她的关系网。”
陈园见温华熙终于冷静下来,终于踏实许多。
也不计较年轻人的任务安排,摆摆手、颔首同意。
刘韶没想和温华熙争吵,彻底冷静下来,也有些不好意思,“华熙——”
“等会儿的彩排就不详细彩排了,主要和布景、灯光、摄像过流程,多出的时间,等过完A组主题,就让B组把片子带到现场,哪怕还没过审,初步走一个流程也是可以的,两手准备。”温华熙缓了口气,轻扯开一个笑容,“这样安排可以吗?刘导。”
刘韶拍拍温华熙肩膀,“那赶快走吧,我调度各部门配合。”
“陈台,我们先去演播室了。”
“去吧。好好处理。”
陈园看着逐渐成熟的年轻人,难免感慨。
走出电梯间,下到一楼演播室,温华熙和刘韶就已经看见布景工作人员完成新主题的布置。
三周年特别档,第36期《问政》。
深蓝色海底风,充斥智慧、理性与探索的装置艺术。
嘉宾席、观察室,根据主题不同,问政对象不同,为了以防领导该上台没上,嘉宾牌的位置多少就是预告牌。
B组涉及的主要是市场监管局问题,虽然是因花平区内镇街的清水市场公平秤被偷换,整个市场用的都是鬼秤。通过B组上午的再次排查,已经肯定与市场监管局复查制度滞后有关。规则制度不完善,就容易被人钻空子。过往的批评教育后,并没有要求具体回访时间及回访工作要求,导致中间无论是移花接木,还是虚假整改,都难以将工作成果保持住。
而B组另外一个旧房改造问题,其实是属于上期延迟交付的旧改项目延申出的问题,这里涉及的部门不算多,让市长登场也符合他想参与的需求。
一整个下午都在演播室彩排,结束完两轮彩排,刘韶基本累趴下。
在演播室的舞台上,温华熙自然而然成为主持人温华熙,关于节目调度安排,以及机位切位,全部由刘韶负责。
A组和B组情况极大不同,即使是不详细走流程,其中细节也是颇多。
在温华熙与AB组记者团队、后期沟通完修稿意见,刘韶才结束摄影组问题的会议。
“按目前的进度安排来看,无论是A组还是B组主题,都可以在大后天的直播上落地。”
刘韶拧开一瓶矿泉水,吐槽道,“是啊,就是苦了我们导演组的同事们,要不是大家跟《问政》三年了,全部得撂摊子!”
温华熙看了看时间,刚好到19点,冲着收拾设备的工作人员道,“今天的任务基本完成,辛苦大家了,今晚就不加班了,大家收拾好就去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