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杨皇后的册封大典后,长安城内还滞留着许多外邦属国派来庆贺献礼的使者们。他们沉迷于长安城的繁华富贵,流连忘返,挥霍着他们从各自番邦携带而来的财宝,然后将这些财宝换成商品货物,准备带回各自的番邦。
长安城的百姓商人也趁着这个机会狠发了一笔财,将这些外邦使者们奉为贵客。
却不料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一个来自回纥的使臣被发现死在长安城中最大的一家青楼里。此后,那些隐藏在日光下的阴谋和暗潮翻涌起来,长安城内百姓都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街道行人步履匆匆地归家,小心地从门缝中偷窥外边即将发生的巨变。
回纥的使者死了。而死的那个,竟然是隐藏了身份来长安城玩耍的回纥小王子,这下使者团炸了锅,他们立即进宫面见天子,要求交出凶手。天子盛怒,没想到在他的眼皮底下竟然发生这样的丑事,当即命刑部彻查大理寺从旁协助。
才平静不久的长安街道上很快又出现了身着甲胄拿着泛着寒芒冰刃的御林军和大理寺爪牙,四处搜寻可疑人员。
这边回纥小王子丧命一案还没查出名堂,北部守边大将李勋传来八百里急报,称已经蛰伏了一年的东突厥部突然南下偷袭,边军虽然拼死抵抗挡住了第一波攻击,但损失惨重,希望朝廷能够派遣精兵、调拨粮草支援!
紧接着是东边的渤海郡王统治的域内,也产生了暴乱,渤海郡王也送来急报请求朝廷派兵镇压。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更有钦天监监正上奏言:今日观测到有荧惑守心之象,此星象于杨皇后册封典礼前后出现,此为大凶之兆,恐有兵败亡国之祸啊。
同时又有户部尚书站出来参周国舅纵仆行凶,侵占民田,枉杀无辜百姓,掳掠乡间女子,实在是罪大恶极。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理应彻查此时,还百姓一个公道。
内忧外患同时爆发。
然后朝中许多大臣分为几派,一派怒斥钦天监危言耸听,应当治钦天监的罪;一派请奏天子要废除皇后,以平息天怒;还有一派主张应该立即派兵镇压暴乱和突厥的进攻,保疆卫土护佑百姓;还有一派主张此多事之秋不宜开战,应当派使者去突厥求和去渤海招安;还有中立不发表意见者。这些党派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你来我往已经在大殿上吵了三天,都让当今圣上速做决断圣裁。而天子却因急怒攻心突发恶疾,一病不起了。
于是太子趁机在一些陇西世族和外戚周家的支持下,走上龙阶,正式开始了太子监国执政的时期。
远在西北驻军主帅帐内的刘宏恒,一边捻了一块野兔肉喂给站在他胳膊上的游隼,一边听着龙一汇报长安城内发生的一切。
“据黄部整合的消息来看,回纥和突厥已经勾结在一起,渤海郡内的暴乱也与混迹其中的突厥人脱不了干系。而太子和二皇子分别接触过回纥使者和突厥使者。北方李勋将军所帅之军也是因为有内贼勾结外敌,所以才损失近半的精锐。”
没想到,自己的两个哥哥比自己想象的斗得还要凶狠,为了得到那个位置,甚至不惜勾结外邦入侵国土、践踏百姓,实在是可恶!
刘宏恒听到此处,停下喂食猛禽的动作,手臂一震将其振飞,拿过大唐王朝的疆域图查看这几处地理位置。只要突厥骑兵破了李勋将军的守备,越过长城后南下进军长安城便再无阻碍,而渤海郡的暴乱势必需要东部和东北部的军队去镇压方为最有效的办法,否则暴乱一旦扩大不消五日也会逼近长安。而从南部遣兵戍卫京师尽然是最快的办法也需要一个月,这还是在南蛮部落都乖觉的情况下。
他手指划到自己所在的西北边军的地界,若是从这里到东突厥与李勋将军交战的地方,反倒更快些,日夜兼程的情况下,十日左右可抵达战场。但是突厥的王子在此坐镇,随时有攻打来的可能,而吐蕃混最近也在蠢蠢欲动,若是这两家联合绕过后方,偷袭驻军……
刘宏恒心中大惊,面上却仍然镇定,坚定明确地下达指令:“速召各部将领来主帅大营商议应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