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侯府千金,钓鱼升级 > 第54章 请罪

第54章 请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前年邢国公就发现北边又有异动,上报朝廷要求早做预防。当时陛下就是借着这事的由头,封她做了永平乡主。

去年的时候,晋朝果真就又派了小支队伍扰边。

因为邢国公预判得当,粮草等物齐备,所以晋朝没能讨到好处。但他们一直都不死心,几次三番地侵扰,即使临近年关都不消停。

考虑到边境的将士们也紧张应对了一年,所以在过年之前,陛下提出要额外拨一笔款项,给辛苦了一年的边境军士多发点银钱。

当时梁国公就在朝上提出,晋朝这两年来有些内斗。现任晋朝皇帝已过花甲,却迟迟不肯定立储君,以至他膝下几个儿子争斗愈发激烈。这频繁的扰边行为就是其中一名晋朝皇子为自己捞功所为。

所以他提议,除了发赏银以外,还要再多囤一些兵甲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但陛下有些犹豫。

去年国库用度其实并不紧张,所以他才会想着再多发一笔钱,也能顺势稳一稳军心。但真要像梁国公说的,再多备兵甲粮草,那支出可就大了。

看出了陛下的迟疑,新上任不满半年的兵部侍郎钟砀立刻就出来反对梁国公了。

他的理由也算充分。边境如今的状况还算平稳,犯不着先做这种准备。而且要是真到了需要的时候,坐镇边境的邢国公也会及时上报的。

两人在朝上争论了好久,最后陛下只先定了发赏银的事情,把囤军需的事情押后了。

这一押,就过了一个年。

“昨天上朝的时候,梁国公又提起了这件事。”谢怀雵玩着姜同云的头发,缓声说道,“这一次,他有邢国公的军情奏报为支撑,底气一下就足了许多。”

邢国公年后送回来的奏报里,确实也提到了晋朝内部斗争,边境形势紧张的消息。

梁国公以此为由,据理力争,请求陛下早做准备。

“邢国公的奏折里其实也提了准备军需物资的事情。他老人家坐镇边境多年,对前线状况的把握自是无人能及。按理来说,有他这封奏折在,别人怎么都不该再反对的。”

姜同云扬了扬眉毛:“钟侍郎不会还要反对吧?”

谢怀雵提了提唇角:“他看陛下一时没有应允,以为陛下心中仍然反对,所以就……”

钟砀的这个侍郎,其实做的也没那么顺利。

他刚接任兵部职位的时候高兴地好几天都睡不好,觉得陛下果真看重他们钟家,钟家又要重现往日父亲掌兵时的荣光了。

但当了一阵子后,他就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现任兵部尚书,他的顶头上司,就是梁国公。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他刚到兵部时事事以梁国公为首,谨记着自己父亲的教导,多看多听多学,但绝不多言多行。

可他越是这样,陛下对他就越是冷淡。

直到有一天,在紫宸殿里奏对时,他嘴快纠正了梁国公一处错漏,正在担心呢,坐在上首的陛下突然对他大加褒扬。

钟砀这才回过味来,原来陛下把他弄去兵部,是要他跟梁国公作对的。

钟砀自觉明白了陛下的心意,决定抱紧陛下这条最粗的大腿。于是他就在反对梁国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梁国公和钟砀已经隐隐有了些水火之势。

昨天梁国公拿了邢国公的奏折为依据,钟砀本来打算就此认怂的。可他抬眼一看,御座上的陛下面色晦暗、似有不悦,于是把心一横,又开始反驳。

梁国公已经有点不太想搭理他了。

看出自家舅舅有些生气,怕两人继续吵下去情况失控,太子便站了出来做和事佬。

太子倒也没有上来就偏帮梁国公,而是各自都夸了两句以示安抚,只在最末尾提了一下早做准备也好。

这位钟大人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坏了,居然回了一句“太子不知囤积军需靡耗甚巨劳民伤财”。

“太子倒是好脾气,只说自己经验不足,还给了钟砀一个台阶下。”谢怀雵摇了摇头,“可我看陛下的那脸色,可真是精彩得很。”

姜同云越听越无语:“这位钟侍郎还真是……”

陛下可以觉得太子性格柔善经验不足,但他是陛下,而且他对太子别的地方都是满意的。你一个做臣子的,这样说储君是嫌自己命不够长吗?

“所以今天,淮阳侯拉着他,到东宫门口负荆请罪去了。”

“真负荆请罪啊?”姜同云不由瞪大了眼。

“真的啊。那么粗那么长的荆条,这么一大把呢。”谢怀雵边说边给姜同云比划,“钟砀还把上衣都脱了。”

“哇,这得多疼啊。”姜同云不由摸了摸自己后背。

“太子接到消息后马上就出来了。他想扶钟砀起来,结果淮阳侯不肯,硬拉着自己儿子在东宫门前跪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还给陛下和太子分别上了一道请罪折子。”

听到这里,姜同云忍不住摇了摇头:“淮阳侯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我听说他先前都病得躺在床上休养了,今天居然爬起来这么折腾一通,真是可怜。”

“谁说不是呢。”谢怀雵也跟着叹了口气,“我被拉去东宫门口看热闹的时候他们已经跪了一会儿了。后来还是太子和梁国公轮番去劝,淮阳侯才肯起来的。要不是这样,我看他真能陪着钟砀一起跪下去。”

“按邢国公的评价,淮阳侯自己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怎么偏生养个儿子是个这种性格?”姜同云说着,又想起现在已是赵王妃的钟家姑娘来,“我看赵王妃也是少言多思的人,偏生她这位大伯……实在是一言难尽。”

“谁知道呢。”谢怀雵把姜同云的发梢拢在手心里,“不过这件事后,我觉得咱俩是该早点跑路了。”

“陛下捧上来的人要都是这种水平,这金陵,迟早要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