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还内敛谨慎的江名贺,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无比肯定,甚至没有丝毫迟疑。现在想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自信吧。了解才会自信。
成功送青山穹来到工作的岗位,俩人互相寒暄了几句,江名贺便离开了图书馆。按照计划,她要先带她妈妈去超市买些正月十五需要吃的东西。
按常理来说,正月十五是不需要特意准备过节的东西的,毕竟不似春节那般隆重。但江名贺早已将“想要吃好吃的必须找借口”的习惯刻入骨髓。
毕竟,没借口就吃零食会被骂“浪费”。
临滨少数民族种类多样,但数量不多,江名贺所属的民族大概是最多的。小学转到青山穹的学校之前,江名贺就在一所专门的朝族学校上学。据说教育资源不行,她们三年级的课本内容和普通小学一年级难度的差不多少。
江名贺所在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盛装和历史,足够庞大的人口数量,多分布于国家东北部地区,所以关外的朝族人就格外多。
青山穹自认为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还算可以,自小学到高中以来自己的外语成绩仅次于语文成绩,不说名列前茅也算差不多少。但每次江名贺来了兴致想要教授她一番,她都一个词语都记不住。
距今最近的一次教授,是二人在末京的哥哥家里弹钢琴,江名贺用她们民族语言做音符,教青山穹认音符,结果青山穹一下午只认了个do ri mi的朝文写法。
“……好好好,是我的问题,我嘴笨不会说,你别学了我劝你。”
“哎——谁家好老师劝学生不学的啊!”
“谁是好老师,我可不是好老师,你是好学生,我不是好老师。”江名贺没好气地道。
事实上这两人谁也不能怪谁,这个民族在古代时比较闭塞,常年生活在山脉和脚下,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语法和体系,与当今大部分语言和民族语言都有不同。习惯了使用孤立语的母语的人,学起来也属实不易。
甚至说,最开始接触语言种类时,青山穹花费了一个礼拜的空闲时间来思考,黏着语这个东西到底为什么会存在于世,它们究竟是怎么起源的,人们平时使用是不会觉得累赘嘛……等等。
但她没查资料,能想通才奇怪。
“咱们国家还有用象形文字作为民族语言的民族呢,那的话,是容易理解还是不容易理解呢?”
那年苦思冥想中,青山穹问过青兰杏这样一个问题。可万万没想到,青兰杏面上“原来如此”的表情,“原来还有这样的嘛!我一直不知道!学到了新的东西,谢谢你!”就手写在纸上,还在谢谢的旁边画了一个爱心,表达对青山穹的衷心感谢。
大概是自那时她才发现成年人也不是啥都知道。
今日工作前的准备顺利进行过后,青山穹来到导台后方,整顿了片刻自己的面貌,迎来了跨入三馆内的第一波参观者。
三馆,虽说起名如此,但实际是连通的一整个大馆。
由入口进入迎面而来临滨博物馆几个字,展示的是临滨城的百年历史故事和临滨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精神象征的人民英雄。展览馆则负责展览更多的临滨百姓捐赠的各种具有收藏意义的物件,比如上世纪的邮票,八十年代的缝纫机,相机……
科技馆,顾名思义新时代科技的展示和体验区域,但这里常年会维修,所以作为游客时来参馆的青山穹一次都没进过科技馆。
图书馆内部一层大厅,二层和四层都是三馆和一些阅读场馆,活动场馆和机房等,三层为图书馆正馆,图书馆内部有楼梯连接四层的自习区,整个馆内区域划分很是独特,明亮安静空旷却又繁忙。
……我怎么形容什么东西都习惯性用好词儿呢?
青山穹面上努力工作,大方得体但她脑子早便不知飞向何处。
“对!这说明我是一个能欣赏美的人,那我真的好厉害啊哈哈哈哈哈。”
能不吝啬赞赏美的人,一向是青山穹崇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