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相信自己了?
转念一想,在保命这条路上,她好像真没什么胆量去骗他。
但,有件事她得确认。
“仙君,你我仙妖本就殊途,与你同行,就如剑日日架在我脖子上,时刻提心吊胆,我恐怕还未寻到匕首就提早死在仙君的剑下。”
淮宴转身,阿灼吓得立刻后退一步,已做出防御的姿态。
“你很怕我?小狐妖,你前天倒是很有胆识,一不做二不休用冰牢困住我时,怎么不想想他日后果?”
阿灼的关注点颇奇:“我睡了一天一夜?你竟然没杀我?”
果然啊果然啊,这个人虽然斩妖不眨眼,但是很有信用原则,只要他许下承诺,就一定会遵守。
淮宴作势手往腰间一放,阿灼当即觉得自己早晚要死在自己这张嘴上,她又往后退了一步,彻底扒拉着躲在门后。
“我口出狂言,仙君大人有大量。”她闭着眼大喊。
过了会儿,见对面没有声音,阿灼悄悄睁开一只眼。
却见淮宴右手拍了怕腰腹间的衣裳,似乎是在拍灰,腰间上挂着的那把剑随着他的动作晃动了两下。
空气突然寂静,一种不知名的奇怪氛围扬起。
淮宴抬眸,见她躲在门口探着半个脑袋,那模样和天上的那帮神仙比,没有怕死只有更怕。
他对上那小妖的目光:“我可以保证不杀你,也能保证其他人动不了你一根汗毛。但前提是那把匕首,你若能助我寻到,我还能放了你。”
“当真?”
“当真。”
阿灼慢慢从门后钻出:“那这样就好说。我们今日就启程?”
“嗯。”淮宴不再看她,转身向前,“跟上。”
阿灼摸了摸自己的怀中,衣襟里放着那块桃花玉坠,她不禁发了会儿呆,恍然醒来,三步并作两步又追了上去。
袁槐已等候多时。
见不远处终于有一白影款款而来,袁槐迎了上去。
“林公子,今日一别,不知何年再见,你为平沙消除恶妖,是平沙的恩人,平沙不论何时都会喜迎林公子来此做客。”
淮宴笑了笑,谦谦有礼:“捉妖是我分内之事,袁大人今为平沙父母官,夙兴夜寐,操劳政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算是真正幸苦。”
袁槐一听,却是嘴角抽搐了两下,他在平沙为政做官多年,虽没干出什么业绩,但是做过什么损害民生的事情。
这位林公子说话,每每都是温谈笑言的,看似软柿子毫无攻击力,但实则锋芒内敛,静水深流。
这样的人不知底细,很难保证自己踢的不是块硬石头。
袁槐知晓此话暗语,委婉地笑道:“林公子此话差矣,我看今年的贾老翁一案颇有些蹊跷,还需翻案重新查证,那沈岿若是冤屈,必还他清白之身。”
两人面对面笑了笑,却都是笑不达眼底。
听到贾老翁和沈岿的名字,一直处于游离发呆状态的阿灼一下扬起头,袁槐要翻沈岿的案?她侧眸打量了淮宴一眼,他只是微微颔首,未再多言。
袁槐跟着淮宴一起出府,袁府的大门被推开,却见两人都停在府门口不再动了,阿灼正狐疑袁槐缘何突然要翻沈岿的案,难道是……
正思索,她见前面两人停下,以为是在等自己,径直地跟了上去。
受限的视野在走到府门口时,瞬间开阔,接着就是密密麻麻的一片拥挤闯入视线。
这……这……?阿灼张大了嘴。
袁府门外,全都夹道站满了人,男女老少,他们的目光充满殷切和友善,一致看向袁府的大门,手中的提篮装满了鸡蛋和各种时令果蔬。
一个微微年长的老人率先站出来,他拄着拐杖,声音有力:“我是镇东头的老先生,替人看相算命了一辈子,衙门通报的是一只恶妖作祟。我提早就占了一卦,平沙此劫,避无可避,为生死劫难。虽不知公子从何而来,又缘何而来,上天有好生之德,多谢公子出手相救,破平沙灾厄。”
“多谢公子出手相救,破平沙灾厄!”
“多谢公子出手相救,破平沙灾厄!”
老先生说完,退回到人群中,接着聚集的平沙百姓们合声齐力高喊着最后一句话,气势排山倒海,场面壮观宏大。
饶是袁槐为官多年,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一时间怔愣住,许久他才反应过来看了看站在身前的林公子,却见他神色自若,既无激动也无慌张。
又如此一看,好像他生来就是受如此待遇。
高高在上,受万人敬仰。
比之当今陛下,竟也毫不逊色。
袁槐一惊,又联想方才镇东头算命老先生的话,他大概知道此人绝非普通人。
并且在没几日后,真正的华莲山捉妖世家的林小公子寻上门来,他更加确定此人不是人间的普通人,而是仙人,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特派人化解平沙生死灾祸。
等声音终于停下时,淮宴却是向众人弯腰作揖:“大家不必如此,分内之事不求多余之报,大家也不用送东西。”
迎着众人的目光,淮宴穿过人群,阿灼紧跟其中。
人群默默地为他们让出道路,却有一小孩从人群中钻了出来,他高举着一只胳膊,手上是一个白花花的馒头,大眼睛水灵乌亮:“公子,你要去哪里?”
淮宴停下,低头看着他。
“路途遥远,拿上一个馒头吧,万一饿了可以先垫肚子。”
视线从小孩的脸上,挪到那个馒头上,就在阿灼觉得他会拒绝的时候,淮宴竟然抬手接过。
他笑着道谢,等小孩回到人群中,又继续前行,在众人的目光中,迎着晨辉,他的身影渐渐远去。
阿灼的目光扫过人群里一张张脸孔,陌生又熟悉,他们是人,是每一个人。
他们可以残忍地处死每一个妖,对于除妖的人感恩戴德,没齿难忘,他们有情有爱,甚至能舍生取义。
可唯独,将妖置于他们的反面,人人杀之,人人恨之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