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阿牛打小就不聪明。
据他养父母说,可能是小时候大冬天被丢在路边,冻得狠了,发高烧烧坏了脑子。
他的养父母并不是他的亲生父母。
也不是他的养父母把他丢在路边的。
养父母是世世代代的农民,他们那时从镇上赶集回来路过,远远的就瞧见雪堆后边好像有半个人露在外面,被吓了一大跳。说当时捡到赵阿牛的时候,他就像个冰雕似的直挺挺地倒在路边,双眼紧闭,眼瞅着出气多进气少了。
好在最后赵阿牛还是命硬救过来了,只是发起了高烧,脑子都烧得不灵光了,忘记了许多事情。
其实刚醒的时候,赵阿牛还是个正常的聪明孩子,晕晕乎乎地抓着养母的袖子,说自己被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给拐到了一户陌生人家,等那人走了,他趁机跑了出来,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再多,养父母也问不出来了。因为赵阿牛已经烧得彻底晕死过去了。
再醒过来,他的脑子就不够用了,记忆也模糊了。
养父母一想到这个就叹气可惜,说是这孩子本来多聪明,说话清楚,记忆力也好,保不准以后能做个秀才考个功名有出息,而今不说变成傻子,却也不伶俐了。
给他取名叫阿牛,希望他身体健康,像牛一样有把子力气,能干活养活家里。
年岁渐长,赵阿牛和他的养父母慢慢觉得他这样也挺不错的,他和他的名字一样身高体壮,力气大,能干活。虽然脑筋不是特别灵活,但也够用,能分清善恶是非,能听懂做人的道理,简简单单开朗乐观。
这已经很好了。
再过一段时间,赵阿牛长成了一个年轻小伙,也慢慢有了喜欢的姑娘。
那个姑娘叫李婉。
赵阿牛觉得这世上不会再有比她更漂亮的姑娘了。
她是镇里教书先生家的女儿,上头有一个出息的哥哥,叫李用,去了御剑山庄做事,据说是非常有前途,乡里弟兄都很羡慕。
赵阿牛因为人老实能干力气大,被熟人介绍去李家做短工,一来一去次数多了就渐渐和李婉熟络了起来。
李婉性格很活泼,也不会嫌弃赵阿牛的笨拙。
赵阿牛把她当作仙女一般对待,对她很敬重,虽然聊得很开心,但不敢有半分逾距。
直到有一次山匪劫舍,赵阿牛救了李婉,这才有了以后的事。
慢慢地,赵阿牛鼓起勇气对李婉表白。他把从有记忆起就一直挂在胸口的玉石送给了李婉,当作信物——那块玉,赵阿牛虽然不知道究竟是哪儿来的,但他总觉得十分重要。
慢慢地,在李老先生、大哥李用和赵阿牛养父母的见证下,他和李婉成亲了。
慢慢地,李婉诞下了赵阿牛和她的儿子,那块玉就从李婉的胸前戴到了他们儿子的身上。
所有平淡的幸福终止在一个炎热的夏天。
赵阿牛依然在地里勤勤恳恳地劳作着,却见养母在田埂上朝他奔了过来,着急忙慌地说是儿子不小心被绊倒,磕到了下巴。
但那只是小伤,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儿子的血流到了那块挂在脖子上的玉石上面,那块一直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头居然发光了!儿子被吓得哭个不停,连李婉都毫无办法!
赵阿牛扔下锄头飞也似的往家里跑。
到了院子里,果然看见那块被丢在地上泛着诡异光芒的玉。
儿子哭得快背过气去了。
不知怎么回事,本来径直想去接过李婉怀里孩子的赵阿牛,望着那块玉石的眼神渐渐发生了变化。
他不顾家里人的阻拦,情不自禁地先一步弯腰伸手捡起了那块玉。
然后,所有东西都乱套了。
他的记忆恢复了——该记起的,不该记起的——都记起来了。
那些甚至不该是当年一个三岁小孩应该有的记忆。
他是被一个看上去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拐走的。
等那男人离开,他又从落脚的人家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