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重龙一直在外征战,但随着武国疆域的扩大,曾经属于安国的皇宫几经扩充,成为这片大陆最大最恢弘的宫殿。
重龙是整片大陆第一个统一所有国家的帝王,而在武朝王都迎接他的事整合诸国后的登基大典。
重龙回到王都那天,他换上了帝王的黑色龙袍,乘坐着身着辇车,行到王都的城门口。
看不见尽头的百姓站满了城门后的大街,而在城门口,以廖长安为首领着满朝文武,恭敬的迎接重龙。
重龙一眼望去,曾经跟随着重龙复国的旧臣退的退,亡的亡,他竟然找不到几个熟面孔。
唯有重龙最熟悉也最亲密的廖长安还在。
多年来重龙在外征战,也正是依靠着这位重龙最信任的亚父在内巩固朝纲。
辇车停下,苍老的廖长安撩起衣袍下摆,颤颤巍巍的领着众臣跪下。
“恭迎圣上归朝。”
重龙命朝臣们都起身,随后几步跨下辇车,走到廖长安面前。
他凝望着已经廖长安的满头白发,很感伤的垂下眼睫。
“亚父,你可还满意朕的所为?”
“老臣受不得。”
廖长安哆哆嗦嗦的要跪下,被重龙满是厚茧的大手有力的扶住。
廖长安颤抖着抬起头,望见重龙的脸上满是如纯净少年般等待长辈夸奖的期待神情。
“老臣很欣慰。”廖长安的眼角溢出了泪,“先皇和娘娘也一定会很高兴。”
周身满是肃杀之意的帝王露出一个开心的笑。
“亚父满意就好。”
如果以重龙为主角为他的一生书写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那么他的登基大典就该是故事的圆满终点。
可是人人都想要当主角,而已经六十九岁感知自己命不久矣的廖长安想当主角的执念最甚。
廖长安为此已经等待了太多年。
久到早在二十多年前武国的覆灭,其实就是由于廖长安勾结安国导致的。
廖长安当年失败了。
安王贪得无厌,攻进武国王都后当即撕毁了与廖长安的协议,不仅没有让廖长安成为武国新主,反倒对廖长安和重氏一族赶尽杀绝。
最初安王囚禁重龙,也有想将廖长安引出来的打算。
许是安王不想让自己的丰功伟绩留下任何瑕疵,即便对廖长安追杀的凶狠,丝毫没有透露出是廖长安里应外合才祝他吞并武国的。
廖长安幸而与武国旧臣们互相庇佑,躲了起来。
廖长安并不后悔因自己的一念之贪所毁灭的武国,更多的是反思自己看错了安王。
当重龙八岁那年,安王彻底放松了警惕,他觉得这么多年都没什么动静,武国旧臣应该都死的不能再死,而廖长安的年纪,恐怕也在哪个没人知道的地方老死了。
于是观察安王多年的廖长安悄悄找到了重龙。
廖长安望向瘦弱不堪的重龙努力故作成熟的脸,黑沉沉的眼中满是对未来的野心。
重仲王是一个不错的帝王,他死后旧臣们仍然忠心耿耿,对于廖长安来说,那些旧臣就是一柄好用的刀。
而重龙就是廖长安准备亲手打造的刀鞘。
只需要利用重龙驱使那些旧臣复辟武国,然后廖长安就能摘下最终的胜利果实。
所以当其他旧臣恨不得挖出心来教导重龙的时候,廖长安只找出最迂腐最不适合帝王心性的书来灌输重龙。
廖长安希望重龙无能一些,软弱一些,以及最重要的,对他要信任。
重龙在旧臣们的拥护下攻入安国王都,顺利复国。
安王看见跟在重龙身后的廖长安意识到就算他死了,廖长安也不会让重龙在龙椅上坐太久,不禁发出狂笑。
廖长安眼皮猛跳,生怕安王说出什么,幸而重龙并没有往心里去,直接砍下了的安王的首级。
掉在地上的安王头颅脸朝着站在宫门口不远的廖长安,笑容更加诡异。
重龙没有在意安王的异常,却让武国旧臣们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
重龙复国登基,廖长安迎接旧臣们明里暗里的刺探,根本没机会动手。
虽然廖长安是重龙最信任的人,但廖长安并不擅长行军打仗,势力根本不足以应对其他旧臣。
不过武国旧臣们对廖长安的野心只是猜测,因着重龙对廖长安太信任,甚至尊称他为亚父,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前,都不敢和重龙透露半分。
廖长安在重龙的信任下,在朝中的势力日益壮大,将其他旧臣们一点点吞噬。
廖长安日日夜夜都想着,等朝堂上再也没有碍眼的人的那天,就是他登基的日子。
可是还没等到廖长安扫清一切障碍,重龙就郑重的将朝堂交给廖长安,然后离开王都征战诸国。
随后的日子,是伴随着激动和恐惧的。
重龙征战的才能说是天才也不为过,他势如破竹,毫无障碍的将周边诸国扫清,并且以一往无前的趋势继续。
每当武国吞并一个国家,就代表着未来廖长安登基时的疆域面积在扩大。
廖长安展望着未来,激动不已,可同时他也是恐惧的。
他恐惧重龙的强大,让他无法梦想实现。
很多次廖长安都想在后方动些手脚,致使重龙兵败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