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第一天,唐爸爸唐妈妈带着唐冉和姜晚回了乡下老家探望爷爷奶奶。
姜晚一开始是不愿意去的,她觉得到唐冉家里来过节已经够麻烦她们一家人了。要是再跟着一起回老家见其他亲戚,不免有些犯怵。在唐家白吃白喝就算了,还跑去亲戚家白吃白喝?
但是唐冉和唐妈妈都坚决不同意把姜晚一个人留在家里。
唐冉的理由是:“本来就是叫你来过节的,现在把你一个人撇下怎么能行,你买那么多东西来,我要是不多带你逛几个地方,那你岂不是亏死了。”
唐妈妈的理由是:“老人家就喜欢热闹,多你一个不多,反正都是吃大锅饭,多双筷子多个碗,不麻烦。房间也是现成的,你和冉冉睡一张床就好了,一点也不不麻烦。”
唐爸爸是气象爱好者,理由更五花八门些,“今天有淡积云,这种云出现说明今天肯定不下雨,是晴天,晴天就适合出去玩。”
一家三口轮流上阵,姜晚说不过他们,就这样被唐冉架着上了车。
唐冉的爷爷奶奶住的地方离市区不算太远,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本来唐爸爸唐妈妈提过把两个老人家接去城里住,但是爷爷奶奶都是地里刨食的农民,在乡下待了一辈子,老了也不愿意挪窝。再说乡下也有叔伯婶子照应,遂也就作罢了。只是每隔半个月,唐爸爸唐妈妈就开车来看一次,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是必来的。
下车前姜晚还有些忐忑。
但她的双脚刚踩在地上,唐妈妈就握住了她的手,牵着她向一个个亲戚打招呼,在别人疑惑的目光里,唐妈妈大方的向其他人介绍,“这是我们冉冉的好朋友,来我们家过节呢。”
听到这句话的亲戚也都对她露出和善的目光,七嘴八舌祝她在这里玩得开心。
姜晚跟着唐冉叫人,脸上始终挂着恬静乖巧的笑。
一圈招呼结束,大人们继续进屋寒暄,唐冉闲不住,拉着姜晚去鱼塘边看别人家捞鱼。
姜晚对唐冉道:“你昨天还说你羡慕我,你看你家亲戚多好,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对你又关心,亲戚之间也都是一团和气,这么好的家庭,你有什么羡慕我的必要。”
唐冉挽着姜晚的胳膊笑嘻嘻道:“我的不就是你的?你今天都快成我妈的二女儿了,什么时候叫声姐姐来听听。”
姜晚和她开惯了这样的玩笑,从善如流,“冉冉姐,今年过年你是不是该给我包个大红包?”
“想得美呀你。”
捞鱼并不稀奇,但是可能是过节的原因,村里回来的人多,围观的人也多,里里外外站了不少人。
唐冉怕弄脏了新衣服,也不硬挤进去,拉着姜晚远远观望。
池塘里的水已经被放干了大半,几个年轻人各守池塘一角,驱赶着鱼儿往中心布好的渔网去。
处在人群中,很容易就被他人的快乐感染,看着有个小伙子为了抓条大鱼扑得一身泥,姜晚也随大流地弯起眉眼,暂时忘记了生活中的不少烦恼和最近时常困扰她的赵菀青。
眼看捕上来的鱼装满了好几桶,岸上的一个中年人招呼一声,水里的几个年轻人就纷纷上了岸。
围观的都是乡里乡亲,主人家并不吝啬,拿草绳串了鱼,一一递给围观的人。
“你是唐叔家的女儿吧?好久没见你回来了。”送鱼的年轻人一边串鱼,一边看着唐冉问。
唐冉迟疑着点点头,对方知道她没认出自己,也不在意,“不记得我了?小时候我还载过你回家呢。”
唐冉微囧,这人又转向姜晚,脸上是有点疑惑的神情。
“你是哪家的?怎么看着面生。”
唐冉忙道:“这是我朋友。”
这人打趣道:“难怪不记得我了,有了新朋友,就不记得老朋友了。”
唐冉愈发觉得丈二摸不着头脑。
好在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将鱼递给唐冉,“拿回去给唐叔唐婶吧,问问她们我是谁。”
说完就走了。
姜晚在一边看得津津有味,“你真的不记得他是谁?”
“我要是记得我会不还嘴?”唐冉没好气地拎着鱼往家走,“他说他小时候载过我,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姜晚跟在后头嘲笑她,“唐冉,你讲这种话好像一夜情以后不记得对方是谁的渣女哦。”
唐冉想不起来这人是谁,心里正烦,冷冷威胁:“姜晚,你要是不想我把这条鱼甩在你身上你就闭嘴。”
姜晚还想嘲笑几句,看见唐妈妈往这边来了,便将话咽了回去。
“这是哪来的鱼?”
唐妈妈老远看见她们拎着鱼回来就迎出来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