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罡的支援非常到位,一周后由总公司财务部向所有分公司发出通知,为了把新核算法切实可行的落地,总公司主张西南公司建立培训班,要求所有分公司财务及一把手必需参加,各项目经理也要分期分批的参加培训。
这样一来,夏琮玺更忙了,好在所有西南自己人,无论项目上的核算工作,还是核算培训都已渐成熟,虽然工作中难免摩擦,总是好过最初的无头苍蝇状了。
财务培训的讲师最初只有夏琮玺一人,慢慢发展到财务部所有人都可以胜任这一工作,且让人意外的是,表现最为突出的竟然是非财会出身的严崇熙。
宋玦调侃:“看不出来,这小年轻这么下苦功啊!”
夏琮玺却正色道:“他是很努力,不过他进步如此快也得益于他非财务专业的出身。这套核算方法源于财会,但很多东西却与会计常见的操作方法不同,做久了财务的人,思考模式难免转不过来,他却没这个问题。”
宋玦听了一次严崇熙的课,觉得他讲得确实不错,回答课间提问也能应付自如,可看到他一本正经的讲课,难免会联想到自己告诉他可以继续跟夏琮玺时,他兴奋的像发了羊角风的模样。
培训班上课的教室就设立在公司的大会议厅里,而人员住宿就安排在不足百米距离的员工宿舍。有了培训班的定期开设,每个房间每月只花销固定的1200元,却可以接待多位人员,这样安排真是皆大欢喜,乳制品厂作为房东多赚了房租,西南公司一物多用节省了成本,各位培训人员省去了路上奔波的麻烦,随时都可以往来各个部门观摩学习。真是人人笑开颜!
只是当赵罡打来电话询问夏琮玺每人4000的培训费用是否过高时,宋玦才知道其实还是有人不满的,毕竟来得都是一把手和财务,随便打听一下就能知道他们的成本,多少心里都会酸。
夏琮玺当着宋玦的面轻松怼了自己老爹。
“科学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您随便打听一下,各种经济培训财务培训班,没个三五千一天,人都怕是骗子呢!再说成本是我们靠能力省的,人员、时间、精力,这些也都是成本啊,他们到是会算,我给他们4000,让他们给我也上上课呗!”
“行了吧你,就知道跟我耍嘴皮子,我已经替你回掉了,问你们也是提醒,住上面省得多,吃就别再抠了!”赵罡忍着笑说儿子。
“来学习的,吃得太好容易犯困,他们早餐住宿楼包的,中餐是20块钱标准盒饭,晚餐公司旁边餐厅包桌,忙一天大家都累,都希望早点吃完早点休息,条件说不上多好,但一般出差也就这样了吧。”夏琮玺长篇大论,中心思想就是:我没问题,我不要改!
赵罡无奈,只得要求加一餐下午水果,夏琮玺大方同意,转头就按每人每天十元标准采购了些当季水果,完美堵上了各种报怨的嘴。
然而报怨后面紧接着的是蜂拥而来的报名申请。
并不奇怪,首批来参加培训的都是各个分公司的一把手。试想,真正能帮得上他们的核算方法,又有哪个上位者会拒绝?他们巴不得如此及时的方法能马上推广开来,巴不得所有项目数据现在就能放在自己眼前,酸过西南抠门的本事后,依然前仆后继的送更多项目经理,财务主管过来。
宋玦坚守每期只开一班,每周一期,每班就20人,讲师轮番上阵,实践项目也轮流来。他深知虽然每个月边际利润高达20万,但这并不是西南公司的主业,这些利润年底时部分会用来反馈给辛苦工作的员工,这样一来既能调动人员积极性,又不至使大家过于沉迷而忘记自己的本职。
培训走上了正轨,荣桂城迎来了正负零(即地下部分结束,准备开始地上部分),广恒置业也再次发来通知,准备开启第二轮投标。
广恒的这次投标销售部格外重视,彭怀先数次与宋玦开会商议,多方参考了设计与物资的意见,最终决定按照应得利润来报价。
首先宋玦对赔本报价再改合同的方式非常看不起,其次广恒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栽过跟头了,再碰到低于正常的报价,也未必会只盯着价格。
销售部多方统计,给出了最终的正常报价,作为西南预计的第三个项目,人人都期待着可以中标,各个部门里大批中层摩拳擦掌的等着在中标后的面试里大杀四方,整个公司到处弥漫着紧张刺激的气氛。
随着旬报日报的落实,各个项目各个部门的核算也接连跟着到位,数据统计说起来是非常麻烦繁杂的事情,可一旦认真推行,办法总比困难多。整个西南从上到下,每天的第一件事都是查看昨天的日报,同一部门的各小组主管甚至非常重视其他组的数据。报表数据变成大家评判自己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
自从培训如火如荼的搞起来,所有原本对核算制度感到麻烦的人也渐渐放下了成见。现在人人都知道这样的核算是以后工作的常态,且看总公司的态度,这种核算怕是未来在其他分公司也都会一一推行。
又过了一周,广恒中标的消息传来,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宋玦并不像众人那么喜悦,正如他先前跟夏琮玺说过的,这家企业管理层混乱,合作起来恐怕问题会很多,利润并不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