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家里对李明莉催婚催得厉害,父亲母亲也想着为她匹配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家族联姻这种经久不衰的老套戏码,李明莉打心眼里排斥。
她对自我感觉以及个人自由的高度追求,让她很难坠入爱河,更别说让她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
记得有一天,易天盛像平时那样来找父亲商谈工作。
恰好那时,父亲正在竭力劝说她挑一个好人家,早早结婚了事。
“爸,我不想嫁人,为什么一定要结婚生子?我们家这么有钱,就算我一个人独自过一辈子,也没有什么难的。”李明莉不以为意道。
李萧岷觉得自己女儿简直在胡说八道,忍不住说教起她来:“女孩家家,哪有一个人过一辈子的?说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话?你别被一些乱七八糟的言论荼毒了你的思想。”
本来易天盛一般是不会掺和这种家长里短的,但那天他却破天荒开了口。
“明莉小姐的思想倒是很先进,有点国外女生的风格,其实明莉小姐还真有独自生活的基础和底气,或许这么做真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感可能不比与人结婚来得差。”
李明莉听见易天盛这么为自己说话,心里不免对他多了几分欣赏。
但父亲却还是不予认同:“天盛,我们是中国人,哪能把外国人那套用在身上?况且,大部分外国人不也是要结婚的吗?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思想啊,实在不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传统还是要遵守的。”
虽然最终两人都没能说服父亲接受那新潮的观念,但是自那以后,他们俩之间的交流就多了起来。
最初的契机是——他们两人都爱去咖啡店喝咖啡,李明莉以前没怎么注意,但那次简单交际之后她就开始经常碰到易天盛。
他们喝咖啡的时候,都爱看报,有时两人碰到,会就报纸上的内容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久而久之,李明莉发现:易天盛也是个有着自由新思想的新时代青年。
然后,她开始把他当知己,跟他大肆谈论着时事、婚恋、男女关系……
李明莉从没有碰到过一个与自己这么合拍的人,她的女性朋友中也没有这样的。
她们大多只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完成学业、婚姻,组建家庭,很多还会有意无意放大结婚和伴侣的优点,以及单身的缺点。
很大程度上,她的那些已步入或即将步入婚恋的女性朋友们比她的父母更让她焦虑,李明莉从她们那里感受到的社会压力更大。
李明莉一直想不通:她们本该是跟自己同频且相似,拥有无限美好未来的年轻一代,为何还是抵不过世俗和传统的洪流,最终或心甘情愿,或被迫裹挟,进入一个他人编织的陷阱和囚笼?
所以她常常郁闷——她没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她像个怪胎,孤身一人撑守着自己那与人群背道而驰的观念。
故而,遇到易天盛这样一个与自己能产生共鸣的人,实属难得。
于是,他们走得越来越近,近到连父亲都以为他们在恋爱。
李萧岷很快来提醒她,说些“他配不上你”、“不同意他俩结婚”之类的话。
但李明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顾世俗和流言,依然跟易天盛来往。
最后,闹得李萧岷不得不将易天盛辞退,逼迫两人分开。
在世人眼里,他们门不当户不对,导致他们这对“相爱的情侣”被苦苦拆散。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李明莉的哥哥李明鸿因车祸去世的那年,李明莉记得:父亲因失去了唯一的宝贝儿子,久卧病床不起。
一时,家里家外的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家这块肥肉。
为了维持家族企业的正常运转,父亲又将易天盛请了回来。
于是,两人比以往见得更加频繁。
其实,父亲辞掉易天盛后,他们之间的来往也一直没有断过。
李萧岷见他们两人经常在他眼皮子底下“眉来眼去”,于是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让易天盛入赘李家,替李家打理家业。
李萧岷先询问了女儿的意见,李明莉最开始感到惊愕,接着又想到家中处境,最后沉默不语。
父亲以为那是默许的意思,但实际是她不知如何回答。
之后,李明莉找到易天盛,跟他说明了此事。
“明莉,我想问你,你愿意结婚吗?和我。”易天盛秉持着一贯的儒雅风度,温声细语地问她。
“结婚?”李明莉仿佛觉得这是个离自己很遥远的词,但又好像迫在眉睫。
“我不知道,我一直是不想结婚的,但我爸说大哥没了,要找个男人支撑咱家,否则我们家族企业恐怕就难以延续。”
易天盛听后,笑了一声,然后对她说:“明莉,我想我喜欢你,如果我们在一起对大家都好,是不是也是一种高尚的贡献?”
“你……喜欢我?”李明莉错愕,不确定地问了问。
“嗯,我喜欢你,但我知道我家道中落,配不上你,所以一直没敢跟你开口,现在时机正好,我想我这次要是不说,以后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对你说了。”
“可是……”李明莉刚想开口,易天盛就接上她的话说:“可是你不喜欢我,对吧?”
李明莉想:这人真成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了,自己想什么他都知道。
她对着易天盛点点头,承认他的说法。
“我只是把你当知己。”
“那要试试吗?试着当夫妻?”易天盛看着她,露出期盼的眼神。
李明莉沉默许久,最后回了他一句“让我想想”。
她回去后斟酌了一周,最终怀着“自己是为了大局着想,而且自己也占了点便宜”的想法同意了跟易天盛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