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就回去。”裴清川摸了摸他的脑袋,视线向后一转,对闻昭说,“这是我舅舅家的六弟,叫嘉诚。”
小少年似乎这才看到裴清川身旁的女子,闻昭朝他笑笑,袁嘉诚脸一红,行了一礼后急忙躲到裴清川另一侧。
裴清川将他拎出来,又牵起闻昭的手,说:“既然二舅母来了,今日得去舅舅家中了。”
闻昭感受着手上的温热,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不怕,一切有我。”裴清川声音低却坚定。
一行人到了二舅母的马车前,正巧她下了马车来,身侧站着一位圆脸细眉,明眸善睐的小娘子。
“表哥,你这回恐怕是懒得回京了,耽搁了这么久。”袁令仪笑着又问他,“这回这么长时间,可有为我们准备什么伴手礼?”
裴清川说没有,“你又不缺什么。”
袁令仪瞪了他一眼,过去拉紧她娘的胳膊,道:“表哥如今是越发的冷心冷肺了,还这般说我。”
乔氏拍拍她的手,没理会她。
“清川,累了吧。”说着,视线不动声色的看向闻昭,“这位小娘子是?”
裴清川说:“还麻烦舅母来接我,这是我祖父为我定下的,我未过门的夫人。”
乔氏微微讶异,很快调整好,又不悦的看向他:“你也不知早些写信来,好教我们有个准备。”
“也曾想过的,只那时已踏上回京的路程,想着还不知书信与我谁先回京,便没再写。”
乔氏摇摇头,见周遭人多,便说:“先回府,回去了再详细说。”
袁嘉诚原本是想同他一辆车的,但如今有了闻昭,乔氏便将他叫到自己的马车上去了,又吩咐了身边的女使让先回府给老太太说一声。
马车上。
袁令仪久久才回神:“娘,表哥还真给我们带了位嫂嫂回来。”
乔氏眉目间有些不解:“之前从来不曾听闻有这等事,何时老侯爷为你表哥定一门亲事?”
袁令仪:“但表哥从不曾说谎,回头问问祖母可知此事,不过那位小娘子倒是生的面善,我瞧着心里头喜欢。”
乔氏笑着看她:“你看谁都心生喜欢,我还没听过你不喜欢谁。”
袁令仪哼哼两声:“自然是有的。”
袁嘉诚听了半天,听到这里踊跃发言:“我知道,是明……”
袁令仪捂住他的嘴,恶狠狠的威胁他:“闭嘴!”
乔氏有些头疼的看着这一对儿女。
另一厢。
裴清川已经大致的说了一遍外祖家的情况,又见闻昭面露难色,轻笑,说:“如今在京的就方才给你说的几个,方才你已见过我二舅母、四妹妹和六弟了。”
闻昭仰着脸,疑惑道:“不先回裴家,是不是……是不是有些于理不合?”
“不会,侯府如今没有人,既然二舅母他们来接了,不先去外祖家的话,就怕外祖母生气。”他靠在车壁上,补充说,“外祖母年事已高,能多待着日子便多待些,无碍。”
闻昭微微颔首,并未多问其他的事。
两刻钟后,到了袁家。
一行人进门先去了老太太的院里。
府里下人多,却个个都静悄悄的做事儿,便是有响动也极小。
遥遥见几人近了,老太太门外伺候的女使打起帘子:“二大娘子与表公子他们回来了。”
屋里头的老夫人搁下参汤:“可算是来了。”
进门后行礼,裴清川喊了声外祖母,又看向闻昭,朝她微微点头,这才牵过她的手,走到老太太面前向她说明闻昭身份。
老太太笑着说:“你二舅母已派人给我说了,既是老侯爷定下的事,自是好事。好孩子,这一路舟车劳顿,定是累了,赶紧坐下歇歇。”
闻昭行了一礼:“多谢老夫人。”
几人坐着说话,乔氏便吩咐女使去打扫出来个院子,以便闻昭住。
没坐多久,便各自散了去歇息。
裴清川将闻昭送去院子后,便去了宫里一趟,再回来时天已经黑了。
这时袁家二爷也下值回了府中,裴清川过去行礼,便借此机会将婚事仔细说与他们听。
等他回去了。
乔氏倒了杯温酒给袁二爷,说:“老侯爷是为着恩情定了这门亲,可依我们清川的身份,相貌,合该有更好的女子与他结亲。这闻家小娘子,虽身世清白,也生的一副好容貌,说话行礼也挑不出错,只是这家世还是差了些。”
袁二爷接过酒盏一饮而尽,颇有些不解的看她:“你说你打几年前就想着给他说一门亲,如今既然有了这天定的姻缘,你倒愁起这些来了。”
“我怎能不愁,清川幼时在我膝下长大,我也是拿他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的,自然是想着给他挑一门顶顶好的亲事。”
袁二爷笑着躺回榻上:“你少操点心吧,我瞧清川心里头也愿意,就这么着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有分寸的,你就依着他行事,日后待闻家小娘子亲切些便是了。”
乔氏不悦的踢了他一脚:“我也就同你说说,你倒是给我当起了先生。”
袁二爷笑着讨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