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欲暮 > 第33章 叁叁

第33章 叁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位美娇娘是迎娶进了穆国公府,灯火如昼,穆国公府也是张灯结彩,一片上下喜气洋洋。穆国公心里却是藏着事儿,阿言这孩子自小就心仪她的顽劣表兄,别的倒还罢了,只是此时弘虔大婚的地点天时地利人和不得不定在了穆国公府,阿言这孩子从小心境纯净,如今一事,对她的伤害的沉重可想而知。穆国公不忍,派人快马加鞭去告知阿言外祖,位居当朝正二品吏部尚书的苏择书。果然不多时苏择书就向皇帝告了假,只给弘虔送来了贺礼,让家中长子苏墨之带人匆匆领了穆琬琰就要离开。

穆琬琰的外祖家亦是钟鸣鼎食之家,算上前朝,五代为官,在朝代交替中不仅没有丧命于权力更迭,反而日渐昌盛起来,族规森严之下,子弟大多凭着真才实学入朝为官,而不是像着王家那群纨绔子弟,整日里仗着祖辈的庇荫,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苏择书是进士出身,父亲是在清一帝夺天下时候的肱骨之臣,等天下初定时却推辞了封官加爵的皇恩,只求了百亩良田和几处宅邸,从此之后教导族中子弟,清一帝武将出身,心思明净,于是乎加倍把恩赐施加给了同年考取进士前三甲的苏择书身上。而苏择书为人更是温和敦厚,身为言官却从不咄咄逼人,而是引经据典,一片冰心,其心可表,深得两朝皇帝的赏识,于是一路升官,而今至天官一职位。

相较于穆国公,苏择书子孙绕膝,全然不像其凋敝。苏择书正妻育有三子一女,二位妾室无所出,同时二位兄长也是儿孙满堂,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熟谙经商之道,虽未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二人齐心戮力,日子愈发红火起来。苏择书的二位兄长在京城有府邸,但并不长居于此,而是常驻在鱼米之乡的江南富庶之地。苏记当铺响当当的名号,江南百姓又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也因此,贵为皇家贵胄的弘虔做生意都得悄摸摸的与苏记的业务避开,免得发生冲突,自己也讨不着便宜。

但虽苏氏祠堂香火甚旺,到了苏择书这一代皆是男婴,苏择书妻子四十岁高龄才有了穆琬琰之母苏锦一个女儿,全家上下珍爱自是不表。而苏氏就像有什么诅咒似的,到了苏锦这一代,家族人丁更是兴旺,却独独没有女儿。也因此穆琬琰虽是穆国公府的外孙,却备受宠爱。

全族上下极其宠爱这个孩子,后苏锦随着穆泽远赴边疆,无召不得入京,苏家上下更是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于穆琬琰身上。若不是怜悯穆国公年迈,且膝下子嗣单薄,苏家更要合力将这个小外孙接进府中养着了。

苏择书接到穆国公府的报信极为看重,约束着子弟也不愿去凑云王大婚这个热闹。在众人熙熙攘攘为名利往来之际却悄然返至府中尽享天伦之乐。

穆国公府中无有当家主母执掌大婚一切事宜,这可让穆公极为头痛。幸而弘虔向皇帝请了命,让礼仪司的执事前往照料大婚的细小事宜,方才不落人口舌。皇室婚礼才没落入窠臼,而是气势恢弘,彰显皇庭风范。否则皇帝幼弟大婚不就成了天下人笑柄了么?

短短几日,却是把穆国公府相府众人累得人仰马翻。

好不容易迎得美娇娘入府,晨起便觉得身体不适的弘虔更是疲倦至极,在外客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更觉得满心烦闷,从记事开始,她便从来都是桀骜难训着,父皇在世时,她仗着年纪尚小,宴席从来都是随心所欲,来了兴致便去,心情不快之时便窝在殿中。清一帝宠着幼子,一切都随着他的心意来。后来弘晟即位,谨记母妃的遗训,更加放任这个遗世独立的幼弟,只要不太过出格,弘晟都是纵着他来。后来弘虔前往封地,为避来往官员登府之流,借着不愿瞧见天仙般的美娇娘之由,移居停湖湖畔别院居住,避世暂得快活。耳清目明。免了案牍劳形之扰,乐得自在。也因此江南的地方官虽都知道皇上之幼弟来往封地,但王府终日闭门,原来的门前车水马龙,而后前来下拜帖各怀心思的人都歇了。“门前冷落鞍马稀”,只留着王府黝黑的匾牌注视着这江南的繁华盛景,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她一向随心所欲,应付着酒后的众人,更是觉得不耐烦。思慎觉察到了弘虔不快的心思,唯恐大婚之夜她动了怒,引得众人场面上不好看。于是借机故意起哄道:

“众位大人,王爷他可还得有要事在身呢。不如我和辨明兄弟二人陪着大人们开怀畅饮可好?”

在场的人哪个不是宦海浮沉多年的老鬼精,也不劝酒了,一阵哄笑。如此说来,思慎越俎代庖,这算逾矩么?这自然是不算的,作为云王的贴身侍卫,先不说在王府内的角色如何,思慎也是有官衔在身的,端的是从三品的职,而弘虔授予封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二人的身价自是水涨船高,怕不得婚事过后,主仆赶往江南之时,又要加封官职呢。

“那王爷便去做些子正事罢!”开口的是穆国公的故交,当朝一品光禄大夫魏明礼。

“长夜漫漫,陪着我们这些老东西是什么道理!”看魏公都这么说了,底下的众人也纷纷附和。

弘虔已有些薄醉,看思慎如此机敏行事,便乐得脱身:

“诸位,本王先行告辞了,且让这两位小子代本王向诸位告罪。”

众大臣也忙得拱手还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