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喝了。早些赶路吧。”此时弘虔困意早已消弭,温声道。
“王爷,您等等老夫!”扶清月入了马车,弘虔正要跃上马车时,忽然有一声音自背后响起。
“李太医,怎么了?”弘虔转过身去,立定。
“王爷。您且附耳过来。”李太医压低着声音,在弘虔耳畔说了。
“好。本王知道了。李太医快些回府吧。风大。”听罢李太医的叮嘱,弘虔道。
“你们也都回府吧。本王左右不过三四日便回府了。”弘虔朝齐齐跪在地上喊“恭送王爷”的众人道。转身一跃,便上了马车。
出发因弘虔已误了些时辰,于是赶路的车夫便被催促着先绕了一段山路。
都说“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软垫上的弘虔撑着脑袋,掀开帘幔,这于她而言,不是离乡,而是返乡,入目的皆是衰败的枯叶,正三堆两堆的摆放着,上面尽是昨夜的碧虚。思及自身,不禁悲从中来。
清月正捧着书卷在细细研读,以为弘虔只是厌烦行路,贪得马车外面的景色,便不曾留心。弘虔坐定歇后又是咳了一会儿,平复了些,便探头去瞧:
“李杜的诗?”
清月点头。最近不知怎么的就喜欢上了写诗,只是最近打理绮罗楼琐事繁多,难有空闲。好不容易得了个空挑了几首自己自认为还不错的送给罗绮烟看,却被这个小自己五六岁的姑娘批的一无是处。
羞得她忙去请教了常去绮罗楼的一位年轻士子,对方却告诉她什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而唐诗之最,当属李白杜甫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