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门“咯吱”一下开了。
圆木凳、小木桌、木制边框的镜子……还有两张“小”木床。
“呃……”路行云发现,这不是挤挤睡得问题,是要成压缩饼干了。不行就退了换大床房吧,倒也不是真差这点钱……她心里有愧地看向身边的女朋友。谁知,钟浅晴的嘴咧成了弦月,笑得很开心。
“好温馨啊,好喜欢这里。”她蹦蹦跳跳地进到屋内,整个房间都在震,“我有时会在大雨天幻想和你窝在一个小小的木屋内,就一间房。咱们在房间里亲亲抱抱,聊天说八卦。”
“哈哈,合着《浅云山庄》的木屋还大了呗。”路行云见她那个样子便走进屋里,将门关上。她把所有行李——一个登山背包,放到其中一张空床上。“咱俩睡靠窗的这个吧,搞不好晚上能透过窗户看星星。”
“真哒?行!”
“走吧,出去溜达、溜达?”
“嗯——”钟浅晴心情太好了,她一个大转身双手挂在路行云脖子上,赖叽叽地看她。
路行云会意,她双手托起她的脸颊,轻轻吻了上去。是木头质朴的气息,是女朋友清甜的味道。
质朴被清甜中和,清香游离在唇齿间。
画面美好,时间停滞。
她们把干净、纯洁的一个吻留在了祖国的深山腹地。
“能走了嘛?小祖宗。”路行云环着她的腰,额头抵额头。
“行吧,勉强同意了。”钟浅晴笑着推开她,从背包里翻出大黑框眼镜,一通乔装打扮后,二人出发。
夏日碧空,万里无云。山里的初夏不似城市般火热,而是清凉温和,让人感到舒适惬意。
钟浅晴和路行云的胳膊缠绕在一起,时而挽着,时而十指相扣。两个人慵懒闲散地漫步在古老街道的青石板路上。
即便没什么游客,但这里依然很热闹。路行云向四周望去。这条街道的形状很奇特,入口出口处很窄,中间却宽敞。她看了看入口处的介绍,这是一条船型古街,建于明末清初。
“好多茶馆。”钟浅晴的脑袋像个拨浪鼓一样左右观望。如她所说,道路旁是一个接一个的茶馆,每个茶馆的门口挂着形状各异的幌子,上面印有不同的茶馆名称。
一张张幌子,迎着微风飘扬,似在向大家讲述这家店的历史,表达着不一样的传承。
“姐姐,咱们找一家坐坐吧,好多老爷爷老奶奶啊。”
“行。”钟浅晴捂的严实,但路行云知道,她一定是在微笑。
“这家!好多老人家,他们在玩什么呢?”钟浅晴拉着路行云往里走。竹制桌椅,处处坐满了人。有三两个中年人,单独一桌的,面前一碗茶,像是在工间休息。其余的,全是老年人。钟浅晴把脑袋凑过去,这是什么,怎么看不懂。
路行云见她一脸迷惑,也将脑袋凑过去。这些老年人在玩一种奇怪的纸牌,长条形,上面有抽象的图案,纸牌中间写着四个字——进忠天子。她也不知道这是什么。
“娃儿看不懂?”桌旁观战的老奶奶看向她们两人,语气和蔼慈善。
“奶奶好,这是什么?”钟浅晴坐到奶奶身边,“我从来没见过。”
“这是圈牌。”老奶奶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解释了玩法。路行云和钟浅晴越听越迷瞪,到底也没听明白。她们在一旁稀里糊涂地又观看了几分钟,决定放弃。
“奶奶,我们合个影吧。”钟浅晴喜欢这个奶奶,她见周围没有游客,便将眼镜和口罩摘了下来,“小行,你帮我们拍吧。”
“这娃儿很乖哟。”老奶奶很热情,没有拒绝。当地方言里的“乖”指得是女孩子漂亮、好看。
路行云笑着走到一旁,就这样,苍老的手握着白嫩的手,陌生的一老一少留下了一张合影。也许,她们以后再也不会和这个奶奶相见。但是,这张照片帮她们留住了这一刻,留下了这段的回忆。
“其实生活在这里也挺好的。悠闲自在,每天一杯大碗茶,聊闲天打牌。”
“哈哈,你真这么认为?”两个人中午找了一家吃钵钵鸡的小餐馆,落座。路行云看着感性的女朋友,笑出声。“确定吗?”
“嗯……”她犹豫了。
“是不是?学农那会儿我也觉得在乡下挺好的,可是回了城市又觉得城市好。有商场、有游乐场,能蹦迪、能听音乐会。”
“那咱们的《浅云山庄》比这里还无聊呢,人都没有。”
“哈哈哈哈,你要这么说,我可不写了。”
“你不写我写,还是不一样的。”
“话都让你说了。”路行云拿起一支支签子,将上面的菜和肉剥到盘子里,准备过水后给钟浅晴。
“别,来都来了,我直接吃。”钟浅晴赶忙制止她,“我要全方位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包括美食。”说着,她就吃了一口。
“慢点儿,红油溅身上了。”
“没关系,衣服可以洗,能在公共场合放肆的机会可不多。”
“嗯。”路行云笑着看她,继续给她剥签子。
“姐姐,你也吃。”话是这么说,她还是毫不客气地夹着盘子里剥下来的肉和菜,时不时的喂路行云两口,“别只顾着我。”
“不,让我剥。你不说了嘛?”
“什么?”
“在公共场合放肆的机会可不多。”
“讨厌,学我说话。”
“哈哈,小浅,咱们就是没机会,不然我想让全世界知道我爱你。”
钟浅晴停下手中的筷子,愣了愣,眼底泛光。她温柔地看向她的姐姐,张开满是红油的嘴,轻声细语。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