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可惜,仁献皇后常鹰命不好,有一次与洪庆帝靖渊并肩作战时,为救靖渊不幸被敌方暗器所伤,那暗器上淬了毒,当时与洪庆帝对战的其实是西南边陲一蛮夷小国,那毒也是中原没见过的,是以仁献皇后中毒后,军医们也束手无策,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仁献皇后毒发身亡。
那时,二皇子尚在襁褓之中。
仁献皇后死后不到一月,与蛮夷小国的仗打赢了。
靖渊派诚国公赵越善后,负责与蛮夷小国商定后续归顺事宜,他则带着大军拔营前往别处。
半个月后,靖渊得到了诚国公赵越下令屠尽蛮夷小国的所有人口牲畜的消息。
靖渊大怒,急召赵越回营,但已经晚了。
那蛮夷小国里的所有活物,都死在了赵越的一声令下。
靖渊当时便下令要斩了赵越,奈何麾下其他将领几番求情,言及蛮夷小国害了常鹰性命,赵越不过是替常鹰报仇雪恨罢了。
靖渊深思熟虑,为了大业着想,只得饶了赵越。
好在赵越平生也就发了那么一回疯,此后倒是没再违令而行过,靖渊也知道他之所以发疯是因为死的人是常鹰,他心底深处虽不赞同这种为了喜欢的人就拉着所有无辜的生命陪葬的做法,但多多少少也能体谅他。
于是这事渐渐就过去了。
之后便是靖渊称帝,赵越得封诚国公,掌京都禁军,护皇城安危。
因为他们之间有着这样的渊源,所以诚国公赵越一定会无条件地支持靖桓宇,尤其他还掌着禁军。
再加上赵又岚可能拥有前世的记忆,大皇子的身世,她估计也知道。就当下的情况来看,两位皇子孰胜孰负,真是没有半点悬念。
好在洪庆帝如今正值壮年,若是不发生前世那件加速他生命走向尽头的意外,他应该可以多活几年,活到她真正有了拉下靖桓宇的资本。
想到此,闻雪英又向闻仲年说了自己打算利用钦天监一事。
闻仲年听完沉吟片刻,缓缓道:“这的确是个办法。”
闻雪英忧愁道:“只是,季洪是新臣,不知他能不能为我们所用?”
闻仲年想了想道,露出一个令人安心的笑:“想让一个人为我们所用,自然是有许多办法的,这件事交给爹。”
与闻仲年又细细说了说她的计划,闻雪英回了自己的院落。
换了家常的衣裳又拆了紧紧盘起的头发,闻雪英坐在妆台前发起了呆。
鞠衣和琥珀在一旁下棋玩,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又想到了赵又岚问她的话:难道二皇子不曾写信给你?
闻雪英舒了口气,迟疑着伸手拉开妆台。
靖桓宇的确写了一封信给她,信是贵妃遇刺那日到的,只是信上写了什么,闻雪英却迟迟未看。
实在是只要一想到这信是出自靖桓宇手中,她就没来由地感到厌恶恐惧。
仿佛那不是信,而是一条丑陋又致命的毒蛇,只要她一打开,毒蛇便会蹿出,咬她一口,给她注入无解的毒液。
但,她和靖桓宇还得继续周旋,这信不得不看。
深呼吸了几下,闻雪英将信撕开。
片刻后,闻雪英咬着牙,一脸冷漠地将信塞了回去。
靖桓宇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多数写的是他对自己如何如何思念,又如何如何期待回京见她,若是前世的她,看到这些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浓情蜜意的话语,她一定会高兴得心花怒放,夜不能眠,如今,闻雪英几乎是咬着牙看完这部分。
最后一页,他终于说了点有用的,孙家老宅失火一事颇为蹊跷,他查来查去,的确是查到了一点线索。
孙家老宅失火那日,有人看见老宅里负责膳食的厨娘在街上与一年轻男子发生争吵,当然没吵几句,周围围观的百姓就说那厨娘可是孙家老宅的人。
据那日围观的百姓说,那年轻男子说话虽有意模仿亳州口音,但还是有去过京都的百姓听出他是京都人。
他不认识孙家老宅的厨娘,但也知道孙家老宅是洪庆帝住过的地方,于是很快就向那厨娘赔礼道歉,那厨娘也是个本分人,并未仗着自己曾经给洪庆帝做过饭而不依不饶,她大方地原谅了初到亳州的年轻男子,那年轻男子也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便是那一日唯一的奇怪之处。
到了半夜,老宅失火,宅中所有人都葬身于火海。
靖桓宇派人去找那年轻男子,然而亳州城里大大小小的客栈,那几日根本没有外地口音的男子入住。
靖桓宇又去查了亳州所有的外地商队,也没有那年轻男子的线索。
仿佛是一抹幽魂,除了街上与孙家老宅的厨娘发生争吵以外,那年轻男子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京都口音……凶手是京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