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态度倒是出乎闻仲年意料,他低头,试探道:“你倒是心宽,你难道不怕我被她们勾了去?”
钱晚宁闻言,抬头朝他翻了个白眼,一副“你爱被谁勾去便被谁勾去”的模样。
她冷哼一声道:“那正好,我就带着孩子们投奔姐姐去,外头天高海阔,怎么都比困在这四四方方的宅子里强。”
“哎,我说笑的。”闻仲年不期得到这么个反应,他顿时有些慌张,又低声下气地跟钱晚宁说了好一会儿的软话,这才不至于被赶去睡书房。
*
三日后是小年,按照惯例,过了今日,宫中要封印封笔,停办公务。劳碌一年,陛下要暂放国政修身养性,臣子们也要回府与家人准备共度除夕。
小年这日便是今年最后一次上朝,之后便是正月十五才开朝。
闻仲年昨夜又与闻雪英商量一番,父女两一致认为,上书提议陛下选秀一事,不宜拖到年后。
于是小年这日在朝堂上,等大臣们禀完其他事宜,洪庆帝身边的内监大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后,闻仲年整了整衣襟,吸了口气正要开口,有一道声音却先他一步响起:“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闻仲年回头一看,说话的是“新婚不久”的都察院御史刘显。
他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我大周立国虽才五年,但如今战事顺利,天下安乐,百姓的日子是过得越来越好了,这一切都源于陛下宵旰忧勤,日理万机。”
闻仲年起先听到他的声音,心里还有些纳闷,以为这刘御史还想多娶几个老婆,没想到他只是言辞诚恳地赞美了洪庆帝一番。
闻仲年暗暗惊讶,这刘御史平时开口不是弹劾某个臣子,便是提议陛下选秀,今儿个倒是第一次听他说第三件事。
然而这念头刚转过,刘御史又来了一句:“既然如今海晏河清,国泰民安,还请陛下下令选秀,以充实后宫,绵延子嗣,以巩固我大周万世基业。”
一众朝臣:“……”
闻仲年头一回对刘御史生出了由衷的佩服与好奇,佩服他勇于开口,好奇他究竟为何几次三番请求陛下选秀?
旁的提议选秀的臣子,家族中多多少少有些适龄的女子,闻仲年相信他们应当和如今的自己一样,也想让家族里的女子入宫为妃,以期保全家族,或是巩固荣华。
虽然他们嘴上都说着希望陛下广纳后宫绵延子嗣,但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家族荣光,将家族未婚女子送入宫中,不过是一种方式罢了。
但刘御史不一样,在陛下给他赐婚之前,他是孤家寡人一个,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无妻妾子女。
他家没有适龄的女子可以入宫。
无论谁家的姑娘入了宫,与刘御史都无半点好处,莫非他当真只是想让陛下有更多的子嗣?
这倒是奇了。
闻仲年心中这样想着,又抬头去看御座上的洪庆帝,心道不知陛下此番又会如何反击?
然而他目光刚扫到洪庆帝的脸上,便见洪庆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赞同道:“刘爱卿言之有理,那就依刘爱卿所言吧。”
闻仲年:“?”
一众大臣包括刘显在内正目瞪口呆以为自己听茬了,洪庆帝已然开口吩咐户部的人,让其与内廷司商议商议,年前呈个如何看选的折子上来,等过了元宵节,就开始选秀。
事情发生的很迅速,结束的也很迅速,闻仲年直到回到家中,看着闻雪英和钱晚宁担忧探究的神情时才渐渐回了神。
他道:“陛下同意年后选秀了。”
闻雪英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免不了生出些许愧疚,“陛下是不是也让您娶几个李朝旧妃了?”
闻仲年:“那倒没有,选秀的事,是刘显提出的。”
钱晚宁微微挑眉,“这位御史大人居然还敢跟陛下提选秀的事,性子也是够倔的,不过,陛下这次就同意了?”
闻雪英也好奇,“陛下不会又给刘大人赐了李朝嫔妃吧?”
“没有,陛下这回什么都没说,甚至连眉头都不曾皱上一下,直接便同意了。”
闻雪英眨了眨眼,刚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
“陛下没有装睡?”
“没有。”
“也没有斥责刘御史?”
“没有。”
“陛下二话不说就应了?”
“没错。”
闻雪英呆呆地张着嘴,难以置信地道:“陛下行事一向如此出人意料吗?”
闻仲年:“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