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阿狸也终于从阿耶那里知道了‘丑孩’这个名字为什么会成为阿孩叔的禁忌了,‘丑’这个字,充满了祖母对阿孩叔的厌恶不喜。
不过,阿狸总觉得阿孩叔被母亲厌恶这个事迹有些耳熟呢?
是错觉吗?应该是错觉吧……
祖母倒是没有历史上华太宗的母亲那般厌恶到丢弃自己的孩子,阿狸觉得他果然还是想的太多,就这样阿狸再一次和真相擦肩而过。
阿狸不知道的是,所谓为尊者讳,作为窦氏的儿子,明建晟不赞成也不理解母亲的行为是一回事儿,但他将母亲所做的事情讲给儿子听,又真的能不做一点儿遮掩的美化吗?
经过围猎一事,阿狸明显的觉得华国公府对他的护卫更严了一些,不过阿狸也没有多想,围猎出了意外,阿娘有所担心也是必然。
不过架不住阿狸爱自由,他怎能找到机会溜出去玩他一番。
直到——
阿狸:“阿娘,太原城的乞丐流民是不是太多了些?”
最初为了铺子的经营见到路边衣衫褴褛的百姓时阿狸是震惊的,古代的百姓过得有多苦,阿狸一直知道,诗圣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表现的明明白白,但知道和见到从来不一样。就像他清楚的明白他那一身的绫罗绸缎,可以养活数十穷苦百姓,但于他而言也只是一件衣服罢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荒诞,这样的衣服阿狸一年就有好几套,这还是他正在长身体的原因不曾更多的添置,像是阿娘她们的衣服更多,但穷苦人家有那么一两身避体的衣服就不错了。
阿狸可以救一人,救十人、乃至数十、数百人,但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阿狸可以帮助他们一时,却帮不了他们一世。阿狸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他帮不了所有人。就像阿狸救下了那个要被父母溺亡的女婴一般,他能做到的也就是给上几两银子交给身边的护卫收养而已。
阿狸一直知道,和那个差点被溺亡的女婴相比,他一直很幸运,幸运在他一出生就生在顶级权贵之家。因着上辈子的见识,阿狸见不惯这社会上的很多司空见惯的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慌缪场景,但他对自己也有着清楚的认知,他反不了封建,革不了这不公的社会的命。
说阿狸伪善也好,他见不得这般的景象,每一次的窥见,都是对阿狸心灵的拷问。于是阿狸选择了催眠自己,他更愿意去权贵富商出没的地方,因为那些地方很少能看到民生的艰难。
可是,最近太原城的流民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相比与阿狸的那一丝担忧恐慌,郑氏则要平静的多,她一边看着账本,一边说道:“三次征伐,战果不佳,再加上皇帝有意巡视东都,稍有天灾,这结果很是正常。”
看着华国公府岁月静好的氛围,难不成真的是阿狸他自己多心了吗?
阿狸这突如其来的灵光一现,却在娘亲郑氏笃定的态度下,什么也没有抓住。也是,古代天灾人祸多的是,又不是现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年景不好乞丐流民多一点儿也算正常。
但这真的正常吗?
不过,好端端的,阿狸又怎么会想到他现在所处的正是王朝的末年呢?
政治素养自然要耳濡目染的自小熏陶,但各地起义频发,国公府的形式也不算好,阿狸的父辈几乎都很忙,阿狸身处阿耶膝下的时间有限,因此,阿狸也自然不曾察觉他所处的时代就是历史上的夏末华初。
不光祖父阿耶很忙,连之前被他缠着一起习武的二叔也开始变得神龙见首不见尾。而阿孩叔的脾性,在发觉阿孩和明晏清的相处变少之后,他又恢复了和之前一般的招鸡斗狗、拈花惹草的纨绔生活。这倒不是明元吉不喜欢阿狸,实在是他还是有那么几分良心的,阿狸毕竟还小,他可付不起带坏阿狸的责任。再说了,他又不是明晏清那个假正经,风雅的地方偶尔去一次是挺新鲜的,要是经常去的话,那还是饶了他吧?
终归阿狸年纪还小,就算他能折腾,家仆能带他出去的地方还是有限,因此,更多的他还是和他的小叔叔以及兄姐相处。
比起二叔,乃至阿孩叔,阿狸和他的五叔其实并不熟悉。作为华国公唯一的庶子,比起阿狸的庶长兄承安,五叔明稚诠的待遇要更好一些,除了礼仪上有所委屈,他享受的待遇一如嫡子。明稚诠的母亲出身江都万氏,虽然不是顶级世家出身,也算是世家望族,按理说万氏绝没有国公府为妾的可能。不过,随着万氏父祖的去世,万氏有了明显的衰落,这才在她兄长撮合下万氏成了华国公的贵妾。
这也是窦氏不喜欢明元吉的最大原因——
不同于之前那些充斥着窦氏爱意的孩子,这个孩子是在华国公背叛他许给她的承诺之后怀上的,她又怎么可能喜欢的来?
这世间就是这么不讲道理,挺奇怪的,窦氏没有怨恨作为贵妾的万氏,也没有怨恨始作俑者的华国公,却恨上了她十月怀胎的孩子。
最终,这一切的苦果由最无辜的明元吉一力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