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香皂推广失败一事,阿狸总算沉的下心来读书了。
对于咬文嚼字,阿狸并不擅长,好在阿狸这辈子的记忆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他想学的情况下,学习可谓进步神速。学的多了,这书倒是真的很好的磨了磨阿狸的性子,四书也读出了那么些意味来,也就没有刚开始那么强烈的要求启蒙的张先生给他找史书读了。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不是现代,书籍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也不怪乎古人言简意赅,实在是书籍材料珍贵。纸张虽然不如竹简花费高昂,但普及也并非那么简单。更何况,掌控这一切的世家贵族也并不想去普及。
而阿狸的身份导致阿狸完全没有想到折腾出印刷术来。
这倒不是阿狸不知道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有多重要,纯粹是他的身份限制了他的想法,毕竟以他的身份,缺了谁也不能缺了他的用度。在不缺笔墨书籍的情况下,阿狸又怎么会知道他所处的朝代连雕版印刷都不曾面世呢?
在后世的读书馆藏书以亿为计量的时候,皇家的藏书也不过几万本罢了。而以武传家的华国公府和皇家显然不能比,但比一般的有着几百几千藏书的寻常官宦人家还是要强的多。毕竟已故的华国公夫人窦氏是前朝文帝最疼爱的外甥女,而如今的主母郑氏出身荥阳郑氏,光是两位夫人嫁妆里的藏书都让人望尘莫及。但一来阿狸年纪小,不加甄别的阅读只会使得阿狸被移了性子,阿狸本人是没有权利出入家族藏书的小楼的。另一方面,阿狸并没有皓首穷经的钻研精神,他读书不求甚解,更多的是为了填补他见识的不足。
何况,华国公府以武传家,比起读书,他还是更爱习武。
天知道,当初在知道教他射箭的老师是张平张先生时阿狸的懵逼。
面对阿狸的懵逼,张平是这样回复的:“我是你的启蒙老师,教你射箭不是很正常吗?”
阿狸:“可是、可是先生,你……你不是儒生吗?”
张平点头,然后,他摸了摸寸许的胡须诧异的看向阿狸说道:“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吗?
那问题可就多了去了——
小小的阿狸,大大的疑问,古人不是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吗?
阿狸的表情太过震惊,张平还以为阿狸是在质疑他的骑射,于是敲了敲阿狸的脑袋瓜,没好气的道:“知道你们华国公府以武传家,上个月你的二叔更是亲自射杀了一只猛虎,但只是为你启蒙而已,你好歹对为师有些信心——”顿了顿,张平手拿弓箭拉弓射箭,对着十五步外的靶子正中中心,“百步穿杨为师做不到,教你启蒙还是戳戳有余的!”
阿狸继续震惊,儒生和骑射,这是能画上等号的存在吗?
然后阿狸脱口而出:“儒生还需要学这个?”
阿狸诧异,张平更诧异,他看了阿狸半响儿,才问他:“君子六艺是哪六艺?”
自然是礼、乐、射、御、书、数了——
可是、可是那为什么阿狸印象里的儒生会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以及五谷不分的模样呢?
在张平的注视下,阿狸说出了那个烂熟于心的答案:“礼、乐、射、御、书、数。”
那不就得了——
但阿狸还是不得劲儿,许久,他再一次开口:“作为文臣也需要学习骑射吗?”
张平的回答斩钉截铁:“当然——”他注视着阿狸的眼眸说道:“所谓出将入相,文臣与武将本就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阿狸你即使有所偏好,你的身体又不是不好,为什么要偏科呢?”张平语重心长的劝他:“阿狸,你着相了。”张平放下手中的箭矢,眼神复杂,这般说道:“世家身份看得是传承,而非文武。”
于寒门出身的张平而言,他自卑于他的出身,却不妨碍张平纠正学生的观念。他早就发现了,这个学生的思维简直清奇,对一些司空见惯的常识的认知简直是错漏百出。当然,阿狸的常识性错误,张平归咎于明元吉那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带来的影响。
出将入相?阿狸想他果然穿越的是架空的古代,否则的话为什么会听到一向古板的先生劝他不要对文武有所偏见?
回过神来,阿狸才想起先生刚刚所说的二叔射虎这件事,好家伙儿,二叔竟然能射杀的了猛虎?要知道,这老虎可不是现代动物园圈养的保护动物,野性十足,可不是能轻易射杀的。
阿狸问先生:“真的是二叔一个人射杀的?”
也无怪阿狸怀疑,这年代部曲的功劳也是主子的功劳,一群人射杀了猛虎还在谱上,二叔一个人射杀的猛虎,阿狸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的。
阿狸也不觉得二叔的身子板有多健壮,这真是娃娃脸的二叔能做到的事情吗?
“这又怎么做得了假?”张平拿阿狸二叔的反面事例教育阿狸:“因着你二叔不顾惜自身安危,世子还罚了他抄写《孝经》十遍。勇武是好事,但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武王举鼎而死,阿狸你当慎重。”
好一个言传身教——
只可惜阿狸的偏重点歪了,天哪儿,二叔竟然可以做到一个人射虎!简直太厉害了!阿狸星星眼,人不可貌相,太佩服二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