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奶奶,我是拾光。”
她笑呵呵,拍着拾光的手,“好孩子。”
接着左边的老爷爷也笑眯眯望着拾光,“要走啦,出去好好玩儿啊,要玩儿的开心啊。”
拾光看向他笑的乖巧,认真回答:“好,一定好好玩儿,刘爷爷,等我给你带礼物。”
“呵呵,好,好,爷爷等你。”
“小光啊,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
朱婆婆拍着拾光的肩嘱咐着,眼睛却是看向帘子遮盖住的车厢。
拾光了然,微微点头,回了个了明白的眼神。
朱婆婆嘴角笑意越深,拍着他的背,直念好孩子好孩子。
又一群孩子围上来,抱着他的腿,脸冲着车厢,稚声稚气要他注意安全,一路平安。
还有个路都走不稳,歪歪扭扭的小女孩儿,拾光急忙将她稳住。
她仰着头,抓住拾光衣袍的下摆,口齿不清,“要,安……全。”
身后一阵善意的哄笑。
拾光眼神柔和,捏了捏她肉嘟嘟的脸蛋,看了眼没有动静的车厢,点点头。
“会的。”
祝遂坐在马车里,只听着外面拾光和村里人惜别。
他本打算带着拾光直接缩地成寸,到达城外几里外,再随便寻辆马车进城。
可没想到,祝尔那个不靠谱的。
说的好好准备,就是这么准备的——直接派了人和马车来竹节村接他。
生人来访,遇到的村人免不得要盘问盘问几句,打听打听。
这一打听,不出半天,祝遂要出远门儿的事儿就传遍了整个村。
这下祝遂悄悄离开的计划算是破灭了。
至于朱翘,她是一早就从祝遂那里得知,但是只告诉了村长和里正,以及其他几个有话事权的。
怕的就村里会有的反应。
毕竟最近百年,天下为争那个位子,脑浆子都打出来了。
竹节村背靠资源丰富的大山,又有祝遂看护,修身养息。是没有受到波及,过的比一般人家都好。
可,大环境不太平,这么一处桃花源,就是散发着香甜气味儿的蜜,任谁都想尝一尝。
每逢大事,天灾人祸,那道青色的身影总在,护着竹节村一次次逢凶化吉。
他老说自己是为了报恩留下,但是所做的一切,远比竹节村先祖那一水之恩多多了。
好在不久,一猛人出世结束乱局。
也就是今上,一袭红装一杆长枪,马背上平天下,率领军队,强有力的武装镇压,稳住风雨飘摇的局势。
竹节村被多方觊觎的处境才算是平息。
今上文治武功皆是不凡,在她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天下太平,一代盛世就此开启。
可以说,除开十几岁左右的少年和更小的孩子,竹节村的人都是见过祝遂,甚至一些是得他看顾,才顺利长成的。
对祝遂的感情不可谓不深。
但是最近几十年,祝遂减少了露面,不过村人偶尔还是能碰见。
直到二十年前开始,祝遂便不再出现了,常年待在山上。
和他见的最多的便是村里几个主事人。
祝遂知道会有人来送,只是没有想到,全村大部分都来了。
耳边是他们默默祈福的声音,祝遂深吸一口气,直到拾光回来,他都没有朝外面看过一眼。
拾光坐下,祝遂依旧是那副冷清模样。
他觉得祝遂是触动的,但不知为什么,他肯不出去见一见。
好奇怪。
但是随着马车启程,拾光没时间深想了。
祝遂突然睁眼,拿出几本医书给他。要求他在到环溪城之前看完,到时候他会抽查。
拾光接过,摸了摸书本的厚度,心已经有些凉。
再看封面这样古朴,直觉不好,打开翻了翻,看到上面复杂的古文字。
他两眼发直,一时什么感概都没了,只觉得天都塌了。
“有些字,我都不认识。”
拾光委屈死了,凑到祝遂身边,挨着他嘟嚷。
祝遂瞧他一眼,“那不学了?”
“也不是不学,就是,能不能”
拾光靠着他,眼睛一眨一眨,明显有话,等祝遂问。
祝遂很配合问他:“能不能什么?”
“能不能满足我一个心愿,就一个小小的心愿。”他食指和拇指捏起,比出小小的样子。
祝遂看了,确实很小的愿望。
他没有直接拒绝,拾光觉得有戏,忙殷勤地给他揉肩。
刚准备乘胜追击,说到时候祝遂可以视情况答不答应,就听祝遂点头说好。
拾光握拳,简直要蹦起来了。
“不过……”
“不过什么?”拾光跳了一半,听到还有后文急忙追问。
拾光这么大的反应,祝遂顿了几秒,才在他的催促下,补充,
“你得在规定时间内看完,并且完成我的考核。不然不做数。”
“好好好,不能反悔啊!”
拾光撂下这句,急匆匆跑去看书了。
祝遂也重新开始闭眼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