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星疏。
萧予笙临睡前,又看了一遍手机。
她从来不开各类软件的新闻推送,此时消息通知栏仍旧是空荡一片。
是有事情耽搁了?还是……忘记了?
晚上十点半左右,“连理枝”说自己等会就到寝室,回去洗漱,自己回复了一条“好的”,便再没了下文。
切到聊天界面时,指尖顿了顿,发觉自己的行为与寻常有些出入。
她眼眸微敛。
明明半个月前才拒绝对方,现在却因为一条迟迟未曾收到的“晚安”,心绪稍乱了半分。
指尖悬在白绿的发送键上,沾染了几分屏幕的柔光,沉默半晌,还是上滑退出。
似是正要探触好感的深浅,又在将将触及的刹那缩回。
常说二十一天足以养成习惯,更何况早已不止三周。
不该有的情绪,不必放任。
萧予笙眼底压着难言的意味,侧身将手机放回床头柜上,阖眼入睡。
一夜无梦。
早上七点刚过几分,车驶至医院停车场,电话铃声响起。
萧予笙偏头看去,来电显示:老师。
她按下接听键。
“老师?”
“小笙,有个事得麻烦你。”连景芸开门见山道。
“我侄女昨晚出了车祸,目前就住在市一的骨科病房。小姑娘刚来这边上学,父母没时间,已经请好护工了,但我和她爸妈还是不太放心,有空的话麻烦你帮着照看一二。”
萧予笙朗声应下。
当年研究生选定骨科方向,她跟着连景芸学了四年,毕业后的两年规培也是由她一手带出来的,算得上是连景芸的得意门生。
连景芸虽然对待学业和工作要求严厉,但私下却很和蔼,时不时邀请学生们到家中,亲自下厨招待。
萧予笙承蒙老师六七年关照呵护,心里早将她当做敬重的长辈。
一年前,连景芸被聘往Y市某医院,本想带着萧予笙一起过去。
萧予笙考虑到父母都在C大任教,婉言拒绝了老师的好意。
尽管师生两人很少再碰面,但萧予笙仍然时不时问候老师的近况。
“我侄女现在住415病房,叫连栀。我看了那边发来的片子,跌倒时右手掌着地,桡骨中、上段发生横断骨折后,骨间膜牵拉尺骨,造成尺骨斜形骨折。”
“尺桡骨骨折?”听到名字的刹那,萧予笙抿了抿唇角,不动声色地拧了眉。
“连理枝”误将高铁票发来那次,萧予笙无意间看见了她的名字。
连栀,很好听的两个字。
同样是在c市刚上大学,又是同名同音……
和老师又寒暄了几句,萧予笙匆匆赶到科室,找同事问了昨晚的就诊记录。
看到姓名栏的那刻,她的目光怔愣一瞬,将报告细致浏览完毕,匆匆换上白大褂。
早上七点四十分,陈主任领着一行人开始早间的例行查房。
-
连栀迷迷糊糊地睁了眼。
原本病房里只她一个人,门敲响的刹那,她下意识应了声在。
只听得门锁响动,一连串走进七八个戴着口罩的白大褂,团团围在她床边。
连栀牙没刷,脸没洗,甚至睡了一晚的头发也正散乱着。
她涨红着脸,恨不得穿过床底板,从地缝里溜出这间病房。
昨晚打的石膏固定,眼下右臂还不能动弹,连栀左臂撑床坐了起来,低着头不敢抬眼。
“小丫头,你是景芸的侄女吧?”身旁传来和蔼的问话声。
“哎?”
连栀诧异看向左侧的那位医生,是位约莫四十多岁的女性,眼角细纹透出温和的笑意,胸口挂着工牌,姓程,职位一栏标着“主任医师”。
“我姑姑是连景芸。”她愣了愣,扬唇回应道。
程主任朝她笑着点了点头,
“小连呀,你叫我程姨就行。别担心,咱们科好几位医生都是景芸一手带出来的学生。你姑姑她昨天大半夜给我打了招呼,怕你这个小姑娘在这人生地不熟,胡思乱想的。”
“喏,这位就是你姑姑的得意门生,萧予笙。你在这安心修养,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来问我和萧医生。”
连栀顺着程主任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与正对着她床尾的那位医生视线撞个正着。
身形高挑,神色清疏。分明是一模一样的白大褂,穿在她身上却极为妥帖,此时站在一众医生当中,气质不免出尘。
对方投来不浅不淡的一瞥,朝她点了点头。
连栀却未曾读懂目光中的含义,紧张地扯了扯嘴角,又忙偏过眼去。
她只觉得这位医生长得极为好看,好看得……方才褪去的红晕几乎又要重浮在脸上。
程主任又拿过床头柜上的片子仔细看了看,递给众人传阅,而后宽慰连栀道:
“放心,只是轻微骨折,在这住一周就能出院了。平时注意锻炼手掌抓握,对指、对掌动作,以及腕关节也可以适当屈伸。”
连栀跟着程主任的动作学了几回,咬牙忍下阵阵袭来的痛意。
程主任又叮嘱了几句,要她别心急,训练要循序渐进,膝盖的伤口没结痂,多注意卧床休息。
连栀一一应下,仰头浅笑着道了谢。
她目送程主任一行人离开病房,那位医生姐姐落在最后,又朝她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