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七杀星 > 第200章 京都学子(二)

第200章 京都学子(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毫无疑问,沈夜北的容貌极具冲击力和侵略性。然而在所有人或好奇、或期冀的目光注视下,他开了口,语气却是极其平和——甚至,是有些害羞的:

“京都大学的同学们,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如此优秀的诸君交流,我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此刻的感受:诚惶诚恐,深感荣幸。”

身为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开场白竟然如此谦卑,一时之间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混在学生堆里的记者们兴奋地举起手中相机,对准他的脸“喀嚓喀嚓”地疯狂拍起照来——

明天的头版头条,已经有了。

——惊天爆料,冷血强悍的帝国总理大臣竟然是这样的人!欲知详情,请君订阅本报,本报将持续追踪、为君解谜!

“接到教授和同学们的邀请之后,对于今天所要演讲的主题,我回去后琢磨了许久,却始终没有想好该从何处讲起。

我国自梅远山提出‘改良器物技术论’以来,若谈‘维新’,如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改来改去,却始终不得要领,至今日方才有了实质进展,可始终还是落后于诸国列强太远,且差距越来越大,实在难以谈得上是什么可供大肆渲染、夸夸其谈的壮举。”

短短数句,不光是之前还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编造新闻的记者,就连此次邀请他来的周昱山和刘可珍他们都惊呆了。

他们是在做梦吗,有生之年,居然能听到帝国第一权臣、新政如今的主持者,亲口承认“新政”的失败?

是他们疯了,还是沈夜北自己疯了?又或者,在场所有人都疯了?

“既然还是老生常谈,也就没什么可赘言的了。”

最开始的羞涩和紧张渐渐淡去,现在的沈夜北神情也和语气一道、愈发从容起来:“无需我废话,同学们想必也能猜得出来——所谓新政,仍旧不过新瓶装旧酒,再说多少聊以点缀的漂亮话,也不过是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

所以接下来,我想把时间留给同学们。关于新政也好,其他相关事项也罢,无论你们想要问些什么,我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有了前面那惊掉所有人下巴的“铺垫”,对于他的这一承诺,学生们反而开始敢于相信了。早就有所准备的刘可珍第一个举起了手,然后在沈夜北的示意下站了下来:

“请问沈先生,您认为新政之所以效果不佳,根源究竟在哪里?”

沈夜北正视着她那双求知欲强烈的眼睛。他的回答非常简洁:

“在于封建专治,以及中殃集全。”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原本还在悄声议论着什么的学生们立时噤声,安静得仿佛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那厢,刘可珍还在继续她悍不畏死的发问:“也就是说,沈先生认为,是封建制度阻碍了新政的实施,对么?”

却没想到,沈夜北的回答比她还要接近“本质”:

“确切的说,是登峰造极的皇权、说一不二的人治、对于权力极度缺位的监督与制约,以及民间对权力的极端迷信、利出一孔(注1)的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共同造就了新政的必然失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任何改良性质的改革,最终都必将无疾而终。”

学子们有些人已经坐不住了。坐不住的原因有很多,当然,绝大部分都是被极度惊吓所致。

他们从前都以为,只有自己这些个顶尖大学里的“精英”才会如此叛逆,却没想到真正的“反贼”竟在朝廷中枢——甚至一路上,忍气吞声地走到了今天这个位子!

刘可珍得到了超出想象的满意答案,一时间竟有些失语。紧接着又有一个男生举起了手:“沈阁臣,请问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您认为不推翻封建治度,就无法实行新政、改善民生?”

“这位同学。”

沈夜北微笑着看向他:“你的问题是有漏洞的。首先,改善民生并不是什么难事——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粮食产量,保证每个人至少不会死于饥饿,所以新政与民生并没有太大关系。至于新政本身……”

他淡淡道:“推翻封建治度,本身就是革命。革命,比起实施所谓新政,更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问题。”

——————————

注1:利出一孔,意为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从事耕战。出自《管子·国蓄》、《商君书·弱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