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清见淑妃衣着素淡,装饰不多,话语轻柔,态度也很和煦。略谈了几句,喝过一杯茶,两人也辞了出来,照例得了不少厚礼。
二皇子之母是贤妃,却已然过世,德妃空缺,两人便只见了三皇子之母和嫔,五皇子之母陆贵人,至于八皇子之母也已不在人世。
两人也走累了,便回了皇后的坤宁宫,其余嫔妃也赶来请见,殿内一时绿鬓红颜,莺声燕语。皇后不耐烦见她们,一会儿便打发她们走了。
晚上是坤宁宫的小宴,嘉和帝不在,菜品也不多,一道熝鹅翅,一道烧鹿筋,一道红烧羊腿,一道白玉豆腐,依例的汤、羹、饭、茶,四色糖酥,四碟点心,席间只三人就座,并无旁人,皇后也难得放松,连连劝道:‘这道鹿筋烧得好,你尝尝看。’一会又道:‘盛一碗汤过来。’一会又道:‘这羊腿新鲜,夹一片给太子。’皇后一边说,一边就有宫女照着样子为太子添菜。
太子笑道:‘母后自己也吃些罢,别光顾着儿子。’说着叫宫女勺了白玉豆腐给皇后,又夹了鹅翅给卢明清。宫女夹了鹅翅到碟子里,去了骨,又小心的将肉撕好,这才放进卢明清碗中。
卢明清尝了尝,油香脂融,果然十分入味。皇后也看了卢明清一眼,道:‘你也累了,想吃什么只管吩咐。’说着也指了指,叫宫女夹了块枣泥糕送来,卢明清含笑道:‘多谢母后。’
用过晚膳,太子和卢明清便离开宫门,回到东宫。这里与后宫离得不远,却是相对独立的宫殿,属太子和太子妃自己管辖。
东宫也分外廷和内廷,如今起居都在内廷,见二人回来,内廷伏侍的人也过来拜见。太子身边共有掌事嬷嬷两人,司仪宫女两人,一等宫女四人,二等宫女八人,三等宫女十二人。这都是有头有脸,能在卢明清和太子身边近身伏侍的人,至于粗使和打杂之人,连面都露不了,只是远远的在院外行礼。
卢明清见了众人,照例训话打赏。太子一直陪在她身边,对她介绍道:‘赵、李嬷嬷都是宫里的老人了,什么旧例都熟,有事可以请教她们,赵嬷嬷还是母后身边赵嬷嬷的妹妹。’
‘司仪宫女是教授礼仪的,所有的宫规她们都知晓。这几个大宫女是朱瓦、宝扇、菊影、疏林。’卢明清听了笑道:‘碧瓦朱楹白昼闲,金衣宝扇晓风寒,菊影重重起疏林,是这个吧。’太子听了亦笑道:‘是从这句诗里来的,这诗冷门的很,不想你也读过。’
卢明清道:‘这样说来,碧楹倒跟她们是一国的。’卢明清也带了四个嬷嬷,四个宫女嫁过来,碧楹是宫女中为首的。太子也道:‘这倒是巧了。’
卢明清虽是新嫁娘,但众人见太子的态度,自然不敢怠慢,天色已晚,接过封赏就各自退下。
太子两世为人,方才得偿所愿,自然如珠似宝,珍之重之。卢明清虽是历尽波折,但男欢女爱还是平生第一次,也是心生眷念。两人算得上如胶似漆,难舍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