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孽归 >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东岭七州二城,熇州最偏僻贫瘠,所建夯土城墙远不及京城那般巍峨坚固,几乎尽被土石泥流冲垮淹没。

凭倒坍断壁残垣推知城池原貌,沿土石斜坡攀至城墙西北角,借最后一缕夕阳余晖,城内城外一览无余。

熇州城内街巷屋舍,约有七成被土石掩埋,生机尽断。

两成屋舍半掩半露,仅东北隅有一成屋舍幸免土石之难,但仍遭洪水侵袭,退水后留有尺许深的淤泥。

城外,有自楼墙跌坠的残尸,和延向东北的凌乱脚印。

夜色如期而至。

奉行高举火把,从探出土石堆的半只腐烂手掌旁走过,跳进半截断墙中。

城墙步道内,旗帜坠落,刀兵盔甲横七竖八躺着。照明火盆同样倾倒,炭柴四处散落,大都燃烧过半,经水浇而熄。

想是雨夜山洪忽至,值守士兵听到隆隆声响,惊慌中四处逃窜,城内百姓反应不及,自此长眠梦中。有幸未遭掩埋的少数百姓,想方设法翻越城墙,纷纷逃向东北方。

熇州东北,过崇山峻岭,便是渔地,渔地之后则是夏城。

他们是往夏城求生。

推知尚有百姓幸存,奉行吐出堵在心口的一团郁气。

火盆支在高处,捡柴捡炭点亮火光。城墙一般备有锣鼓号角,她找到城楼所在,用遗弃刀兵拼成工具,费力扒开土石。挖出战鼓前,先见到具腐烂尸身。

尸身披戴甲胄,手持鼓槌,脸面身躯紧贴战鼓。

是名士兵。

山洪来时,放弃逃生之机,拼死击鼓示警,最终被汹涌而来的土石挤压掩埋。

她退后长揖,转身翻到城内,在废墟中找来一卷布席,再折回城楼。

月色下,城墙间,火光畔,另有一人迎风而立。

她背着布席定眼看去,赵结举柄火把走来。

“我帮你。”他去解奉行背后布席,“山路道边有不少逃难百姓的尸身,看腐烂程度,多数已经去世月余。胡筝姑娘推知幸存百姓多数向夏城逃难,于是托我转告善娘子,她先行一步去往夏城,看看能否帮到沿途百姓。”

“那你……”

赵结道:“找到些许避疫祛毒的草药。”

一口布袋斜挎在腰间,他轻扯布袋示于奉行,袋中满满当当全是草药。

日晚闷热,又在城内城外、墙上墙下翻来爬去,奉行的蒙面布巾被汗湿透,艾灰的清香淡不可闻。这草药来得及时。只是即便逃筝自行决断,也断不会让赵结孤身折回。

奉行怪道:“你如何说服胡筝放你自己回来的?”

“先前善娘子迁就我有伤在身,已经耽搁了行程。天灾救险急如星火,岂能再因我耽搁?”

火把交给奉行,他从布袋内抽出几条青草,十指齐飞。草药被他飞速编结成网,再经火稍加炙烤,迎风抖去灼烫。

草网两侧留有勾襻,他小心翼翼把草网挂上奉行双耳,覆压着蒙面布巾。

奉行摸了摸热意尚存的药草。

记得平常时候,赵结指掌冷如寒冰,可方才刮过她耳侧时却温暖如煦。

许是草网炙火,方使得指掌留温。

无暇再多思,她道了声谢,带赵结进到城楼。

简要说明了情形,她神色肃穆郑重施礼,而后小心翼翼地将士兵尸身与战鼓剥离开。

赵结在旁铺开布席,抬手按住口鼻,忍了又忍。在见到脸颊烂肉脱离掉落后,还是没能忍住,回身奔至楼外,拉开蒙面布,俯身呕了许久。

回时,奉行已将士兵尸身用布席裹起。

“失礼。”赵结向尸身郑重揖礼致歉。

奉行背起战鼓。鼓身沉重,压得她两脚深陷泥土,额角青筋直跳,面如残阳,汗如雨下。

战鼓背到火盆旁,重重落地。

她稍抹汗水问:“可会击鼓?”

赵结握住曾被士兵紧握的鼓槌,颔首应答:“会。”

“熇州灾情惨烈,难以确定是否还有百姓被困城中。”奉行解释道,“烦请在城楼击鼓鸣信。城中有两三成房屋尚算完好,我去挨家逐户查看。”

星月隐隐,鼓点沉沉。

夜鸦长唳,柴门吱嘎。

奉行背向城楼火焰,高举火把穿梭在淤泥漫道、横尸遍地的街巷里,推开一间又一间房门。

直至天光初显,鼓声唤起朝阳。

她推开最后一扇房门,日光寂然无声地铺进屋舍。

半丈高的泥流冲塌墙壁,挟带黄土块碾过破旧床灶,将半梦半醒的老人卷到门侧。朽如枯枝的手掌用力向前攀抓,却无法将深扎在泥流内的身躯拔出,最终腐烂在房门前,至今日,始见阳光。

如斯景象,熇州城内,比比皆是。

草草掩埋尸身,她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城墙,望眼赵结,摇了摇头。

彻夜不停的鼓声在她眼前停落。

“我……”她张了张口,喉咙干涩,稍缓了缓方能正常言语:“不知太子殿下,可否为击鼓将士请赏追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