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个时候,陈望津才8岁。
8岁能喜欢上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孩子吗?
喻宋回想了一下自己8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呃……好像是因为数学只考了十几分,于是在苦练临摹家长的笔迹,好把试卷上的签名混过去。
“当然不是那个时候,”徐恪却在认真的告诉他事情的合理性,“年幼的时候肯定还不懂。”
“但陈望津的围困折磨不止是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山村,还有从那里回到陈家后的重重进退维谷。”
“你以为,那么大个少爷被人贩子拐走能是意外?”
“陈望津回到陈家后,对陈家的人都抱着一种高度的怀疑和警惕,他对我也很怀疑,到现在也没有多信任。”
“这种长期的无人倾诉,也无人知晓的内心,痛苦折磨的氛围,人的天性为了活下去,就会本能的寻找救赎。”
“身边找不到悬崖那根稻草的时候,就会从回忆里找。”
徐恪说,纵观陈望津的整个生命里,那个帮他跑出来的小孩儿,对他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暗室逢灯,绝渡遇舟。
陈望津是在后来的回忆里喜欢上对方的,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算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一种。
因为被虐而爱上一束光。
给喻宋听得一愣一愣的。
很难形容的心情,像咬了一口没成熟的李子,涩得慌。
“我们最开始也没想到陈望津是喜欢上了回忆里的人。”
徐恪道:“还是直到他高考后,才发现的端倪。”
“你知道陈望津大学报的是什么专业吗?”
喻宋思索着,他记得陈望津是在英国留学读的金融,但显然,徐恪想说的并不是这个网上就能查到的事情。
于是喻宋摇了摇头。
“刑侦。”
徐恪说:“当初陈望津被救出来之后,昏迷了半个月,那个村子在这期间直接被雷霆手段给捣毁了。”
“可能老天也看不过眼吧,还遇上了山火。”
“等陈望津醒过来之后,都已经平静下来了。”
“他是想找那个孩子的,但他连对方是男是女,多大了几岁都说不清楚,也不知道对方跟他一样是被拐去山里的,被送回了父母身边,还是说就是本地人死在了山火里。”
“什么都不清楚。”
“这么多年了,陈望津一直在找对方。”
“更是在陈伯伯安排他接触名媛千金的时候坦诚过,自己有喜欢的人。”
“不然为什么陈望津都回陈家了,李世镜这个收养的现在还能这么有话语权。”
喻宋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只是会回想起在陈望津身上看到的孤寂。
“徐医生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猜的啊。”
喻宋:“……”
这很难评。
同时也是喻宋现在心态和精神摆烂的原因之一。
倒不是徐恪的话给他带来了多么大的影响,他也不太信陈望津真的会因为这样,而喜欢上一个记忆里只有几岁的孩子。
只是喻宋在这场叙述里,忽然感觉到了一件事。
陈望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人。
但他们的差距太大了。
他和陈望津,看似身处在同一个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看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陈望津会因为幼时的一件事,而去执着的寻找一个帮助过他的人。
那么喻宋,一个出事是因为恒心科技的人,他所感知到的,一切陈望津超出平常的照顾,是否只是因为陈望津这个人极好的教养呢?
喻宋无法知晓。
退一万步讲,就算陈望津真的弯了,真的喜欢他,又能怎么样呢?
晋博集团那么大个企业,陈望津不需要继承人吗?他们家里会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