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
程墨陡然瞪大眼,不敢置信地看着闻人涟。
“你,你知道我是——”
闻人涟颔首:“曾与姑娘手谈多年,却从不想姑娘竟是与我有过几面之缘的阿颜姑娘。”
阿颜姑娘!!
程墨很是目光呆滞,“你,你,都知道了?”
不但知道了她曾是笔友月明,更知道了她是右丞相府三小姐程若颜。
“不错,本想早早与姑娘相认,可宫中人多眼杂,这才耽搁至此,好在今日恰在此处遇见阿墨姑娘。”
听着闻人涟娓娓道来,他的声音温润好听,像一把刷子渐渐抚平她的焦躁。
程墨欣喜:“当年莲大公子曾在信上说,有朝一日你我见面,要请我在京城的最高处赏月,把酒言欢,如今这话可还算数?”
她的笔名为月明,那是因喜欢一位大诗人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这句诗。
故而她为‘月明’,在荷灯之中也有意取名‘遗珠’。
“自然记得,距中秋月圆不过两日,不知届时姑娘可有空?”
程墨想了想:“好啊!只是届时城中人满为患,便是城楼上也都是人,莲大公子来见我可得裹得严实些,以免叫人认出。”
她不可想月亮未赏,先让人赏了。
闻人涟会意:“届时我会安排妥当,阿墨姑娘不必担心。”
程墨莞尔,她曾想过很多次与闻人涟相认的桥段,可从不想竟这般恰如其分。
“可是,我是右丞相府的三小姐,你该知道如今的城门口还贴着我的通缉令。”
闻人涟眼里划过一丝笑意:“阿墨姑娘,你是担心我会去揭发你?”
“倒也不是,我知你不会。”
她所了解的闻人涟不是个多管闲事的人,更何况他若是想要揭发,不必等到现在,在认出她的第一时间就可以这么做了。
“你不揭发我,最差不过是个知情不报,可你若与我往来,他日事发,必会受牵连。”
这也是程墨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告诉闻人涟她曾是他笔友的原因,她不想与她亲近的人将来有一日会因为认识她而获罪。
“阿墨姑娘不必担心,我若惧怕今日便不会与你相认。”
仿佛是在安抚她,闻人涟又以茶水在桌上写:【涟生】二字。
“我曾在信上告诉你,无论你是何人,是贵为公主,是凡夫俗子,对我而言你只是月明。知我心扉,了我志向的友人。
如今我亦要告诉你,这世间唯有月明方知涟生的存在,涟生因月明而生,若你在意,我可权当不相识,涟生也可不复存在。”
闻言,程墨很是感动,他们曾做了数年的笔友,从她写的字歪歪扭扭,说的话颠倒不全,到她写了一手娟秀的小楷,一月少则一封多则几封,几年之中他们往来过几十封的书信。
最初她写信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练字,可后来她却是为自己结交到一个至情至性的朋友感到高兴。
年少的情谊总是弥足珍贵的。
程墨嘴角上扬,给两人倒上茶,她举起茶杯:“认识莲大公子我很高兴,往后涟生在,月明亦在。”
闻人涟欣然举起茶杯,与之对碰:“阿墨姑娘在,闻人涟亦在。”
茶杯触碰,清脆入耳,程墨与闻人涟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
辞别闻人涟,程墨在午时一刻来到牢房外,依旧是余武在值守。
程墨递给他一份包好的烧鸡,道:“给你加餐。”
余武隔着油纸闻了闻烧鸡的香味,馋虫顿出:“多谢阿墨姑娘。今日还是老样子,不过牢头这会在午睡,你可以多待会。”
“好,多谢。”程墨提着食盒入内。
依旧是昏暗的牢房,好在天气已经转凉,里面不算闷热,气味也变得不再难闻。
程墨轻轻步入通道尽头,就听到最里面的牢房里传来了极为轻缓的书页翻动声。
很快,入眼的就是坐在天窗底下借着外头光线看书人的背影。
老丞相的目光专注而认真,恍惚间程墨觉得好似在丞相府的书房,那时的老丞相也是如此专注地坐在书桌前看典籍。
程墨驻足片刻,若非时间不允许,她一定不会打扰父亲看书。
片刻,她加重了脚步声,里面的人微顿,陡然抱紧了书本,神色惊恐地回头。
见到是她,老丞相双眸一亮,咧嘴哈哈大笑起来。
程墨快步走到木栏前,将食盒里的一应吃食拿出来。
“老爷,我来的晚了,不知道你还吃得下吗?不过吃不下也没关系,放着晚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