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师尊再爱我一次 > 第2章 修行

第2章 修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场春雨,让京城的空气都润了。

湖畔的柳树抽出了嫩叶,此刻皆披挂着点点水珠,显得翠嫩欲滴。

巷子里,小乞丐抬头见雨歇了,忙从破屋檐下探出身子来。他打量四周,就见那桥头人来人往,便赶紧从旁边拿起自己的破碗,仔细揣在怀里,快跑两步到桥头,寻了处人多的地界儿,放下家伙事儿就准备行乞。

也不知道这京城最近怎么了,是有什么文人诗会,还是碰上哪家的达官贵人出游?总之甭管雨多大,街上随时都能见着人,放在之前可见不着这么热闹。

想到这,小乞丐心中一喜,要知道人一多了,讨到钱的机会也就多了,就看桥头这好地方,今天起码不得讨到十来个铜板。他越想心里越美,从怀里掏出块黑漆漆的破布,宝贝似的平整铺在地上。

“哎呦!”

小乞丐正闷头忙活呢,就听到头顶有人惊叫一声。

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粗布衣裳的小堂倌此刻正四仰八叉地坐在地上,捂着脑门子直哼哼。那小堂倌旁边还站着个身穿黑衫的公子哥儿,身形高大,模样板正,眼瞅着不是个好脾气的。

小乞丐心想,这可有的瞧了。敢情是这小堂倌光顾着赶趟儿,脚下不长眼,结果一脑袋跟人家公子哥儿撞了个满怀。

看这一地鸡飞狗跳的,估计小堂倌也摔得够呛。只见食盒盖子飞了老远,菜差点洒了一地,人在地下坐半天也不起来。

他再一瞧那公子哥,倒是气定神闲,跟没事人似的。他见公子哥没注意到自己,又细细打量,便见那公子面如冠玉,双目深邃,恰似青松般身姿挺拔,再加上一身清逸打扮,更是风姿卓绝,该是哪家府上的小少爷。

小乞丐心里不禁嘀咕:看模样儿就知道是个不好惹的,叫那不长眼的撞上了,真是活该!

他正等看热闹,结果半天过去,耳边却迟迟没传来喝骂声。

他好奇的很,斜了眼珠偷偷一瞥,就见那公子哥儿非但没发火,反倒是弯腰捡起了那飞出去的食盒盖,又亲自把摔倒的小堂倌扶了起来,看着小堂倌不迷糊了,还把食盒盖子递回给他。

大好人啊。

那小堂倌见这公子没追究的意思,哪管自己撞得七荤八素,连忙从他手里接过盖子,“啪”地一下盖紧,结结巴巴地道了歉后,立马拔腿就跑。生怕再耽搁片刻,这公子就改了主意,自己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可是,经过刚才一撞,小堂倌脑袋此刻还晕乎着,脚下似乎也不太听使唤。食盒的盖子压根没盖紧,他踉跄间绊了一脚,盖子竟又飞了出去。

他又尴尬地跑过去,把盖子拾起来紧紧扣上,歪歪扭扭地消失在街角,模样狼狈得很。

小乞丐看着,心里暗笑不已。

正当那小乞丐胡思乱想时,他忽然瞥见地上有东西在闪着光。他心下好奇,凑近一看,发现竟是一块断了半截的玉佩。那玉佩上的花纹盘绕精细,且通体材料晶莹剔透,怎么看怎么值钱,八成是块仙家的护身符。

小乞丐心里一阵激动,这么贵重的物件,该是那公子随身戴的。刚才被小堂倌撞得那么狠,这玉佩掉地上摔成几截也不奇怪。

他心想着这可是个讨赏钱的好机会,便2立马捡起最大的那块,叫住那公子,寻思讨个铜板晚上开开荤。

“公子!您的玉佩......”

那公子闻声回头,目光落在小乞丐手中的碎玉上,神情微微一怔。

谁料他只是愣了片刻,随后便从腰间摘下另一半完好的玉佩,温声道:“多谢提醒。这另一半也送你吧。”

小乞丐傻了,半天后才颤巍巍地接过玉佩,心里又惊又喜。

什么意思?自己只是提醒他东西掉了,他就直接把这么个值钱玩意儿送给自己了?

刚还夸这小公子哥是个谦谦君子,呵......想不到竟然也是个败家子!

虽说护身符少了一半可能就不灵了吧,但好说歹说也是块玉啊,拿去换几个钱也够吃好几顿了!

也不知道是谁家府上的阔少爷,可真是个败家玩意儿!

心里暗骂归暗骂,小乞丐面上却一脸笑。他连连道谢,恨不得当即给那公子磕两个响头。

可那公子却没多说,言罢便款步离去。

小乞丐此刻只顾得宝贝自己手里这玉佩,哪里还管那公子的去向。他小心翼翼地用袖子反复擦拭玉佩,生怕又卒瓦了。擦干净这一块大的,他忙不迭地蹲下身来,把地上碎成几瓣的玉渣子一一拾起,裹在破布里包得严严实实,连块芝麻大的玉屑都没放过。

他瞅了瞅四周,见无人注意到自己,把破布死死揣在怀里,心满意足地溜上街,嘴里还不住嘟囔: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等当了这玉,爷爷我也过几天有钱人日子!”

###

穿过一段曲折的鹅卵石小路,林间的静寂偶尔被清脆的鸟鸣和几声轻笑打破。

只见方才那公子缓缓步入一座高墙围成的幽静庭院。

庭院之中,春光旖旎,花木扶疏,生机盎然。

又绕过几条幽径,花草葳蕤中便显现出一座精致的四角木亭。亭子四周缠绕着藤萝。翠绿如屏,将这片天地隔绝于世外。

这茶楼虽藏于繁华之中,却以清幽雅致吸引不少文人雅士,自然也是价格不菲。

亭下,两位身着长衫的男子正对坐于一张宽敞的茶案前,谈笑风生。听见来人的脚步声,两人便起身相迎。

“宋兄今日可是迟到了啊。”一身浅灰长衫的男子上前,含笑说道,“不过幸得此茶正逢第二泡,色香味俱佳,再晚些,恐怕就要失了茶香了。”

刚才桥上那黑衣公子正是宋澄碧。

提及宋澄碧,只道宋家背景显赫,祖祖辈辈皆为朝廷栋梁,追溯至其太祖父辈,更是京城中权倾一时的重臣,深得民心,百姓几欲为其立祠以表敬仰;其祖父亦是户部高官,深受百姓爱戴,每逢出行,皆被夹道相迎;及至其父,虽官职稍逊,却也是朝廷中人,只是仅在京城做个芝麻小官。

可到了宋澄碧这代,却是想做官也没门路。几年里,宋老爷子的礼一筐筐送出去,却一年到头也没个回信儿。

原因无他,自打灵丹妙药的价格被打下来,百姓们的寿命是越来越长。可这官职是终身制,老一辈的都稳坐钓鱼台,新人哪有机会登堂入室?

要说宋澄碧也算是个郁郁不得志的。他自幼才华横溢,十几岁时远赴他乡求学,一读就是十来年,本以为学成归来可以大展拳脚,怎奈何“笔底明珠无处卖”。人是回来了,却没个合适的差事。

做官吧,没门路;当个教书先生吧,他又教不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也没想到竟然有人这个都学不会,不理解那些学生。

宋老爷子一看:算了,在家闲着吧。等有机会了再说。

宋澄碧也是个闲不下来的,虽说不出门见官场,却天天照旧读书写字,不曾懈怠。

日子一晃,便是三年,他都二十一了。

任是谁被这么磨着,都该明白:这世间最不值钱的,便是那没头没尾的努力;而最值钱的,却是那努力的机会。这三年来,自己几番折腾却未得志,心中再是怅然,也只得告诉自己一切看开。与其天天在家作些酸诗,还不如出去走走,和旧同窗喝喝茶说说闲话,省的再把心思全压在那些得不得的事儿上,晚上燥得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切净等老天爷安排便是。

扯回来。

宋澄碧见到二人,便含笑躬身,拱手行礼道:“今日路上比往常挤了点,因而耽搁了些时辰,还望朱兄、李兄海涵。”

“害!说是近日青云观要举行收徒大会,咱这京城里外那是人挤人,我走在街上都得收着肩呢。”李兄接过话茬,一边给宋澄碧斟茶一边解释道,“你是不知道啊,现在去酒楼,想定个菜都得提前三天呢。”

“收徒大会?”宋澄碧落座,听到这话头,眉头一挑。

其他两人也跟着落了座。听到宋澄碧这话,另一位朱兄也笑着打趣道:“宋兄日夜埋首书卷,自然是心无旁骛,哪里有闲情关注这些事?”

他继续说道:“青云观号称咱们青云州第一道观,每二十年一次大会,招收天下门徒,这等盛事,想不到宋兄竟然不知。”

宋澄碧心中诧异,便回应道:“青云观我自是知道,只是不曾想到这收徒大会竟这么大阵仗,京城还远隔着那道观几百里,竟也如此热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